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焉知非皇 > 第2章 殿下!六百里加急!

第2章 殿下!六百里加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殿下!”

“六百里加急!边关急报!”

东宫下人听到六百里加急,不敢阻拦。

送急报的士兵骑马飞奔到东宫,马还未停稳,就急急地从马上跳下来摔在地上,也顾不上疼痛,站起来就飞奔进东宫。

“殿下,永州边境来报!请殿下速览。”

将士递上奏折。

太子刘牧大步向前,接过折子,看后脸色凝重:“边关密报,大胡聚集大批人马在永州边境外不足里,并在不断靠近。”

太子只看了一句,就看不下去了,把折子放下,走到了地图前,用朱笔圈出永州,画出大胡的行军路线,盯着地图想着对策,一言不发。

英王刘元和永安公主刘安对视一眼,眼中疑惑。

永安公主拿起折子,快速看过,边看边走向英王案前,不可思议道:“永州边防官陆远的密报。”

永安公主说罢看了眼太子,永州将领蔡桐与太子关系匪浅,见太子没有出言阻止,继续念道:

“晋国公世子兼任永州边防将领蔡桐,带两队精骑孤军深入,不慎迷路被大胡军队围困,孤立无援。”

永安公主快速扫过后面的内容,越念声音越小,瞥了眼太子与英王,随即不再继续读下去了,将折子递给英王看。

英王接过折子,仔细看过,才明白了永安公主不念下去的原因,对信上的内容不屑地哼了一声。

这蔡桐,仗着自己是晋国公世子,仗着晋国公是皇后的兄长,太子的舅舅,为人狂妄自大,竟想效仿汉朝名将霍去病!组建了一对精骑,又找永州的七皇子借了一队,就这么带着两队精骑突袭,以求出其不意闪击大胡,却不想风沙太大迷了路,被大胡活捉了,真是可笑可笑。

“大胡暗中挑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往年正是因为处处退让,才让大胡有了这么大野心。这次,我们绝不能再退了!”英王放下折子,走到太子身边说。

大江与大胡积怨已久,更何况晋国公是皇后的母族。看来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

太子虽一贯奉行休养生息的之策,但如今大胡都快打到脸上了,不可能还一味退让。只是心中恨不得打蔡桐五十大板,这会儿贪功冒进,简直要坏了自己的大事。

太子恨恨道:“蔡桐也真是没用,我若是他,早就以死谢罪了。难道非要成为俘虏才光荣吗?”

太子嘴上虽这么说,目光还是一直盯着地图,想着怎么解救蔡桐,晋国公是他登基后的一大助力,蔡桐必须得救。

英王指着永河上游的城池永济,说道:“七弟带领着一万士兵驻扎在永济,可先让七弟带一半兵力前去救援,待救出蔡世子后,再与永州城内军队相互配合,打他个出其不意。之后——”

英王掩嘴轻咳两声。英王身子孱弱多病,多说了这么几句就止不住的咳嗽起来。

永安公主见状忙上前轻拍着英王后背给他顺气。

太子顺着英王的话继续说道:“再让晋国公率十万大军在七弟后,同时押送军需粮草,支援永济和永州,以防大胡来犯,随时做好应战的准备。”

太子紧紧盯着地图上的永河,心中有了一个计策:“再随时做好切断永河的准备。大胡在中游,就敢切断下游永州的水,那我们就在上游永济断了他们的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们自食恶果。”

英王听后笑着赞扬道:“太子的谋划很是妥当。”

“那是大哥哥您教得好。”太子笑道,“我觉得大哥哥教我的,比王太傅教的还要好,王太傅只会给我讲一些书上的大道理,空得很。”

“太傅大人传授的是治国之策,为君之本。我教的这些是治国的工具,太子多用些就都学会了。”英王笑道:“日后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天色也不早了,我和大姐姐就先回宫了,剩下事的太子自己决断就是。”英王带着永安公主向太子告别。

待出了东宫,永安就向英王抱怨道:“七弟才十六,不过刚束发的年纪,你们就派他做这么凶险事,还深入敌军!”

永安如葱般的手指戳着英王的脑袋,咬牙切齿地说道:“那蔡桐在永州待了八九年,如今深入大胡还陷入风沙了之中,你怎可让你亲弟弟去犯险呢?亏你还是大哥哥呢。”永安生气地甩开英王。

英王忙小跑跟上,笑着劝解道:“大姐姐你先别气,我这也是为了弟弟们着想,我们先去见过父皇。”

英王见永安放慢脚步,能听进去他的话,随即环顾四周,凑到永安耳边小声说道:“宫内人多眼杂,待见过父皇后,我再与你细说。”

“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永安看着英王气极反笑道。

永安公主和英王是皇帝还未登基时生下的两个孩子,由皇帝亲自抚育教养,二人与皇帝的感情甚是亲厚。

永安公主和英王虽封了爵位,但皇帝疼爱,让他们仍住在宫中,永安公主住在福康殿,英王住在东华宫,和皇帝的福宁殿都离得很近。

“儿臣参见父皇。”永安和英王像皇帝行礼。

“快起来吧,你们是从太子那里来的吧。”皇帝看到二人,放下了手中的笔。

永安上前到皇帝身边,端起茶水侍奉在侧。

“六百里加急,太子怎么处理的。”皇帝喝了一口茶,询问起太子的意见。

“太子无论是从突袭还是后续军队支援、一应军需粮草押送等事宜,再到最后的不得已的对策,都处理得很好。太子监国,父皇尽可放心。”英王笑着回道。

“你们两个是我亲自教导。有你们和王太傅一起带着太子,朕很放心。”皇帝轻拍着英王肩膀,很是欣慰。“行了,咱们用膳吧。”

永安和英王一左一右伴在皇帝左右。

皇帝指着面前的肉对着永安慈祥地笑道,“我想着你晚上要来陪朕用膳,下午就让御膳房煨上了,牛肉酥烂入味,你快尝尝。”说着,指挥着近侍把英王面前的牛肉端到永安面前。

英王见状,筷子一放,佯装生气抱怨道:“儿臣还没吃上一块肉呢,父皇就都端给了大姐姐,父皇真是偏心。”

“不就是一碟子肉嘛,分你一半分你一半。”皇帝也佯装生气,分给英王一半,分完便忍不住笑道:“快吃吧快吃吧,等小五小六那两个小皮猴来了,你就一块也吃不上了。还有两三年就而立之年了,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一样争肉吃呢。”

“儿臣即便是不惑之年,在父皇面前,也依旧是个孩子。”英王笑着回道。

皇帝和永安听后哈哈大笑,三人其乐融融。

二皇子刘仲在殿外听到里面传来的笑声,对着皇帝的近侍吴善辅说道:“吴内官,我有要要事要与父皇商量,还望吴内官通传一声。”

吴善辅拦住二皇子,皮笑肉不笑地拒绝道:“二殿下,陛下正在用晚膳,除了永安公主和英王殿下,谁也不见,还请殿下回去。”

二皇子对吴善辅的拒绝并不意外,拿出自己准备的食盒,对吴善辅说:“吴内官,父皇正在用膳,我也带了些时兴小菜儿,给父皇品尝,还望吴内官通传一声,就说我来过了。”

吴善辅微笑着垂着手,微微回头示意身后的小太监接下,说道:“奴才会转达的,还请二殿下回去,陛下说过,有什么事明日再说,若是急事,派御书阁的人来禀报就是,殿下就不必亲自过来了。”

“是。”二皇子颔首应允。虽说早知道皇帝不喜欢他不愿意见他,但他还得做出这副父慈子孝的模样。

“儿臣给父皇请安。”二皇子朝着紧闭的寝殿门口跪下一拜,期待着父皇能听到传唤他,不过,让他失望了。

二皇子拜过后就离去了。

吴善辅看着二皇子离去,转头看到小太监手中拎着的食盒,下巴指着食盒对小太监说:“赏你了。”

“师父,这——”小太监心中不解,这食盒不是二皇子给陛下吗,怎么师父就这么随意处置了,怎么也不告诉陛下一声。

吴善辅止住脚步,面无表情且眼神冷冷地看着小太监,教训道:“你是第一天当差吗?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问的别问。”

“奴才不是第一天当差,可奴才是第一天来陛下身边当差。”小太监板儿没听出来吴内官话里的意思,兴冲冲地解释道。“要不是师父您,我板儿还在——”

吴善辅听闻此话,剜了小太监板儿一眼,心想这孩子怎么听不出来好赖话啊。

吴善辅欲言又止,沉默片刻,给了小太监板儿一个白眼让他自行体会。

板儿听着殿内的欢声笑语,一片父慈子孝的氛围,心中疑惑,陛下前几日不是还称赞二皇子吗,怎么现在就不待见二皇子了?

难怪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板儿摇头叹气。

永安公主和英王陪皇帝用过晚膳,二人嬉嬉笑笑地出了福宁殿,望着二位殿下嬉闹玩耍的背影,板儿脑子里想到了二皇子孤单落寞的背影,不禁一阵心酸,都是陛下的孩子,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待永安和英王到宫中,永安屏退下人,拉下脸冷冷地对英王道:“说说吧,让我明白下咱们“贤”王的苦心。”

英王听出来永安公主话中带刺,笑着解释道。“大姐姐,父皇早早就册立了太子,如今又让放权太子监国,太子登基板上钉钉的事。”

“大姐姐不是时常担心七弟不懂得权变,怕他日后难以安身吗?”

“太子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况且太子重情重义,现如今在太子手下做事,日后那也算得上是新君的股肱之臣。”英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细与永安说出自己的打算。

“我看如今这形势啊,打不起来。四弟还在大胡做质子呢,父皇绝对不会在此时与胡人大战。”英王就如今的形势分析给永安公主听。

永安公主听到这里,疑惑道:“那你今日还——”

“大的战争不会发生的,但小的摩擦肯定会有的。蔡桐他在边关多待一日,这小打小闹的就断不了。”

“这不。”英王双手一摊,没再继续说下去,面漏嘲讽无奈地笑道。

“父皇还是想打的,不想再被大胡牵制了。”永安公主叹了一口气,“你找个机会劝劝太子,把四弟接回来,这样父皇才能放下心病,痛快地和大胡打上一场,好挫一挫他们的野心。”

“父皇的心病是放下了,皇后和太子又有心病了。”英王笑着调侃道,随即正色道:“四弟是肯定要回来的,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刚陪父皇用膳的时候,我听着老二也来了,估计说的也是这事。”

虽说屏退了下人,但英王还是谨慎的环顾四周,随后凑近永安,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父皇虽说放权,让太子监国,但又搞出老二来制衡太子,太子也很头疼。依我看,你我这几天少去东宫走动,省得触霉头。”

永安听了英王的分析,对现在的局势了然于心,认同地点点头。

四皇子在大胡做质子十二年了,没人能制衡太子。

这几年晋国公颖州蔡氏一族仗着皇后太子做靠山,目中无人、为非作歹。而太子每每碰上晋国公的事就纵容包庇,皇帝对此很是不满。

皇帝最近看中二皇子也是这个原由,但二皇子不受重视多年,根基不如太子,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皇帝这才想让四皇子回来,同二皇子一起制衡太子、磨炼太子。

“只看明日早朝父皇如何决断了。”永安无奈地长叹一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