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谁懂,我重逢了学生时代的暗恋对象 > 第11章 Chapter 11. 晕轮效应

第11章 Chapter 11. 晕轮效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我最后一次见到C,再到我又一次见到B,其中隔了足足快五年。

这五年间的故事并不是空白。

大三那年,我去英国交换了一个学期。这期间风平浪静、无事发生,转折在我快要离开英国时。

一个朋友邀请我临走前去伦敦看跨年烟花。继上次的时代广场跨年后,我对这类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但是我回国的机票刚好在1月3号,也恰好是从希思罗机场飞,如此说来,去凑个热闹也无妨。

其实烟花一般,不过氛围渲染到那个份上,心里总有三分感动四分激动和七分怅然。我忽然想起了B。

这个名字已有多年未曾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我试图回忆他。

B从前也是有几分浪漫的人,至少他能鉴赏我写的酸诗,偶尔也会蹦出两句罗曼蒂克式的金句。他会画画,不是出于艺考的目的,只是爱好而已。他的手指修长,我曾以为他会弹琴,一问之下才得知他不会,我还为此遗憾过……那会儿我的头像是大本钟,他的头像是巴黎铁塔,这怎么不算情侣款呢?

多么朦胧的青春往事。我又一次发现,我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

我和身边的朋友讲了这段烂俗的故事,从“搬运”风波起到明信片为止。

她认真地听着,没有嘲笑这个索然无味的青春期插曲,也没有不耐烦。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美好的女孩子。

“你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了。”我说完后,她评价道。

“是啊。”不是不遗憾的。我知道在高考结束后他们有过一次比较大型的同学聚会,但我没有去。

“为什么不去主动联系他呢?”她问。

我怔了怔,下意识拒绝:“没必要吧。”

“为什么没有?”她反问,“现在,你喜欢的不还是那种类型的人吗?”

“哪种?”

“戴眼镜的清秀理工男。”

“够了,我没有。”我忍不住笑了,“我只是喜欢某种氛围感。”

“我觉得你只是慕强。”

“啥?”

我的朋友是一个心理学学生,于是她认真地同我说道起来:“在你遇见他们三个人时,你都是处于低位的,对不对。他们或而内向或而外向,即便不是天之骄子也是学生时代典型的乖小孩,是有违于你那种叛逆的人,对不对。”

这也没说错。

“我觉得,你才不是对他们念念不忘,你是没放下当初的自己。”她一锤定音。

是吗?

“你知道什么是晕轮效应吗?”

“不知道。”

“就是说,你对他的印象是由初印象推演而来。换句话说,你只看到了一个小的优点,就觉得他整个人都熠熠生辉。”她说,“说白了就是你的想象力是最大的滤镜。”

好生嘲讽。似乎多年以前,C就对我戳穿过这个事实。而几年后,我还是没能打破这层滤镜。

“你离开纽约的时候有感到难过吗?”

“没有。”

“在他说他要去追求那个女孩的时候,你难过吗?”

“倒也没有。只是像是确定了一些事情一样。”

“那就是了。”

她的理论是: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主动出击去联络B,这样的话,也许和C一样,我会发现他已经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人,也因此可以放下这个人。

我深以为然。

想想高一同学聚会时B淡漠的样子,估计他连我这号人都快忘了,想来也不会记得我说过喜欢他的事情。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会是别人。

我朋友的话让我清醒过来。

其实我原想把这本小说取名为《晕轮效应》以纪念她对我的点拨,然而斟酌之后还是用了现在这个有些无趣的名字。

毕竟,这原就是一个有些无趣的故事。

和B复联不难。

我们一直躺在彼此的□□列表里,费了一番工夫找回密码重新登录后,我主动给B发去了我的微信二维码。用的理由也很坦荡:不用□□了,不如加个微信保持联系。

很快就收到了B的好友请求。

我迫不及待地通过、打招呼,然后点进B的朋友圈。

B的朋友圈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看上去就是个典型的、无趣的理工男。

有多无趣呢——当我写到这里时,我试图回忆起那时候他用的朋友圈三件套是什么,却连一个头像都记不起。要知道我可是以超凡脱俗的记忆力而闻名,就连十几年前的一些琐事都能记得一清二楚。能让我忘记,足见B的朋友圈是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兴致勃勃地主动开启一场对话。

我之前说过,主动的人会先变joker,不过好消息是,主动的人也可以先下头move on。

三言两语间,我总结出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B已经全然变了。

尽管朋友圈没有他本人的照片,可是他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已经足够让人无语凝噎。

女生厌恶的男生类型无非可以概括为:1、strong;2、油腻;3、势利;4、轻浮;5、厌女。

B已经中了前两条。

我们短短几番对话中,也不难捕捉到类似的讯息。

得知我正在留学后,B说:“留学好啊,留学比较轻松。”

“?”

“不用高考,容易多了。”

我顿觉索然无味。

这种莫名的敌意和隐隐的优越感我很熟悉,互联网上经常有这种人嘛,不稀奇。可是为什么B也会如此?

为什么从前明媚的人会变成这样?

我想了很久,方觉一切都有迹可循。毕竟“小太阳”何尝不是“世故”的另一种诠释,于他有利的人自然能体会到拂面春风,于他无用的人却受不到这样的温暖,正如太阳也不会公平地照在每个人身上。

我对他而言毫无价值,所以他不介意在我面前展现出不友善的一面,这很正常。

就像我也会在网上当喷子一样。

不过,他话锋一转,告诉我:“我之前在学生会。”

“嗯?”

“他们想让我当部长,不过挺累的,我没答应。”

我:……

我朋友说:“果然,男的过不了三分钟就要开始装。”

我的另一个朋友锐评:“感觉他以后会变成那种在饭局上劝别人喝酒的男的。”

或许吧。

B有一次随口问我:“为什么要去留学呢?”

“一直是这么规划的。”

“你藏很深啊,以前都没听你说过。”

“毕竟我也不适合高考。”我试探性地说,“如果有可能,还是想回到以前上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开心。”

B发了一个“笑哭”的表情:“如果有可能,我选择不要出生。”

这天很难聊下去。

“早知道我也出去留学了。”

“为什么?”

“国内嘛,累。”

B似乎总认为海外的生活是简单模式。我并不是一个会认真去纠正别人的人,所以姑且听之。

我问他:“那你当时为什么没选留学?”

B半晌没回我,之后才说:“不想离家太远。”

我朋友非常不喜欢B,她说:“我看不起没有闯劲的人。尤其他还是个男的,老想着回家躺平干啥。”

我觉得她这么说有些武断。

但是仔细想想,好像我也不喜欢没有闯劲的人。我知道有人会喜欢一帆风顺、没有太多波澜的平静生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回家发展都会容易和顺利许多。然而扪心自问,我或许不是一个很野心的人,但我也不是一个会在家乡呆得住的人。

再后来有一次,B说他的高中生活很难评,我说其实我也是。

正如同学聚会前我开玩笑似的表白一样,我又一次玩笑般地说出真话:“你知道吗,当年你可是我的精神支柱呢。”

B发来一个问号,我三言两语说了明信片的事,末了补充道:“现在看来是很小的事,但是在当时,写这些明信片对我来说可是很重要的一份寄托。”

事隔多年,我已经无法细细阐述我的高中生活是多么压抑。而那时面对B,我也下意识地没有细说。

只有在意的人会愿意聆听细节。

我已经学会了少说废话。

虽然我不想把B抬得太高,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他所扮演的抽象的“精神支柱”角色改变了我人生。我在申请本科的文书里写了我的高中氛围,也写了群体和融入的问题,也写了那些从未寄出的明信片。

这篇文书最终让我迈入了梦校的大门,也让我顺应少时的心愿,学了社会学。

那些被深藏箱底的明信片,每一张都写满了我的纠结和挣扎,每一张的抬头都是那个遥远的他。

自高一暑假草草一面后,那漫长的几百个日夜里,我一直想着,等再次见面的时候,他会惊艳于我的变化。后来我成长为了更好的人。虽然说不好这个虚无的念头在其中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但是B也算是促成我改变的一个小小因素吧。

面对我的感慨,B却只是说:“我何德何能能成为你的精神支柱,是你改变了自己。”

他是对的。

那个叛逆的少女已经渐渐远去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印记,有时候我看着自己都会觉得陌生——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

但是B说的对,是我改变了自己,是我让自己走上了一条更好的路。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会被这种理工男吸引,他们身上那种冷淡的理智总能及时打断我漫无边际的遐思。

我朋友也是对的,我是一个慕强的人,我只是想要获得这份理智。

之后我们没有再聊过天。其实我和B一向无话可说,所有的交流都只能停在浅层。我们就像是伦敦和巴黎,略有相似却截然不同。

C一语成谶:B最大的魅力就是我的想象力,他最大的滤镜就是逐渐淡去的回忆。

至少我践行了对C的承诺,没有把那些明信片给B看。

这是2019年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