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谁懂,我重逢了学生时代的暗恋对象 > 第4章 Chapter 4. 不可以喜欢太阳吗?

第4章 Chapter 4. 不可以喜欢太阳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经此一事,班主任意识到我比她想得更麻烦。她大抵觉得像A这种沉默内敛的性格镇压不住我,遂请来了本文出场的第二位嘉宾:B。

我始终不能理解她为啥不能找个女生来做我同桌。虽然我们班男多女少,但既然多出来的那几个男生能和男生同桌,为什么不能给我分配一个同性?比如前文提到的天使班花。如果让她跟我同桌的话就没后来的事了,说不定我还会早点回头是岸、好好学习。

她这个举动更像是拿走了一个地雷,又放过来一个定时炸弹。

言归正传,被选中的B是和A完全不同的人:外向、随和、大大咧咧、前呼后拥。倘若我没记错,他应该是当时我们班人气最高的男性之一。也许班主任觉得,像他这样经常成为注意力中心的人,起码意志力会比较坚定,不容易像A一样轻易被干扰。

如果说A是月亮,那B就是太阳。班主任高估了我的专一程度,她不曾预料到我也会喜欢晒太阳。

会喜欢B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月光清冷,而日光却明媚动人。除去移情的因素以外,B能言善语,会逗人开心,有做男闺蜜的潜质。

虽然突然被调换座位让他也有些莫名,但是B适应良好,很快就跟我处到一起。他心灵手巧,会叠纸星星、千纸鹤,还会画画。三五下一炫技,我立刻折服于他的才华。这样的男生远比A有趣的多,A可是看到我在看巴金的《家》会评价“怎么看这么严肃的书”的人。

而我自诩为文艺青年,在艺术方面唯一的短板就是绘画,最擅长的则是B最弱的写作。因此,B立刻就取代了A,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

不到两个星期,我的眼里干脆看不到A这个人了。

我问过我朋友一个深刻的问题:“一个人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吗?”

她很深沉地回答我:“如果你喜欢第一个,就不会喜欢上第二个。”

这句话的对错姑且不论,纯爱战士已应声倒地。

“所以我喜欢B?”我又挣扎了一次。

她沉吟片刻,笃定道:“是的。”

B像一轮小太阳,让我的青春不再阴暗发霉。他会看我写的侦探小说片段,会跟我一起折纸,会跟我聊以后想做什么,会跟我探讨青春期男女生的差异。他还真心实意地夸过我:“你好会写。”

这句夸赞照亮了我的整个世界。

客观来说,我当年即便是命题作文也是数一数二的水平。奈何班主任不喜欢我,每次选优秀作文让全班阅读的时候都会绕过我的,也仅仅夸过一次“不错”而已。夸张点说,我当时处于一个怀才不遇、没有伯乐的阶段,徒有一腔热情和满身文艺细胞,却无人欣赏。

B这句话可是夸在了我的心坎上。别说是好感猛增了,我几乎就要把他引为知己。

然而事情很快急转而下。那天晚上,我发现B把我写的一个句子单独摘抄下来,发在了自己的□□空间。

看到底下的一排点赞以及开玩笑似的“最近怎么开屏了啊”,我觉得有哪里不对。那时我没什么版权意识,也说不清心里不舒服的感觉到底是为什么,但我下意识认为要给B一个教训,让他停止这种行为。

我知道直接说的话B肯定会嘻嘻哈哈糊弄过去,所以,我想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B向往常一样夸我写得好,我笑了笑,没说什么。

当晚,B的□□空间如往常一般更新,发了一句“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果不其然,下面又是一连串赞。

却有一个人发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

B自信回复道:“当然。”

“这句话,”那人毫不留情地指出,“是余华写的。”

那个年代还没有社会性死亡一说,不过我确信,B体会到了社死的滋味。□□空间可不同于朋友圈,没有分组可见也没有只能看到共同好友评论一说。众目睽睽之下,B颜面扫地,佯装自若地回复了一句:“哈哈,被你发现了。”

那人也没有回复,其他人看到这两句对话也自觉地没有再赞那条动态。

可是对于当事人来说,沉默才是最尴尬的。

其他人或许只把这事当作一次装B翻车现场,不过B的心里显然没这么容易过去。我发现他偷偷删去了前几天的说说,只留下这一条,像在欲盖弥彰。

第三天,B频频扭头看我,我却故意跟周围人闲聊打闹,坚决不分给他一个眼神。

最后他也没逮到机会问我到底是不是故意为之,但是他学乖了,再也没有剽窃过我的创意。

太阳会照在每一个人身上,而离太阳越近,越有可能被灼伤皮肤。

在这次小小的警告之后,我稍微清醒了一点,意识到B其实没拿我当朋友,对我也谈不上尊重,否则不会干出“搬运”这种事。而且,B释放出的所有暖意似乎都是不经意间的举动。他会夸我写的东西好看,但他不会给我看他的作品;他会跟我插科打诨,却不会邀请我加入他们的羽毛球团体;他会拿我开涮,目的却不只是为了逗我……有很多事,我是后来才慢慢明白的。

我记得每天放学后他会骑车从我身边驰骋而过,带起的风一直吹进梦中。我羡慕他的潇洒和自由,我也知道我不会成为那样的人,我们也始终不是同一种人。

B会和所有人谈笑风生,让每个人都误以为他把他们当朋友,我只是这些人中之一。他后来承认说,其实对年少时的我根本没什么印象。

我并不意外。这在当时已有预兆。

他是青春小说里典型的温暖学长形象,每个人都夸他好,每个人都喜欢他,可是主角往往也不是他。例如,他和所有人都处得来,却没有女生暗恋他,私下里议论的时候都说他是男闺蜜、好姐妹,没人对他有一丝憧憬之情。

就连在我的故事里,他也只是配角。

我明明想退后一步,偏偏又被他的那份纵情恣意所吸引。除了这个抽象的特征外,我甚至具体说不出具体我中意他哪一点。我只是卑劣地、可耻地,试图说服自己以靠近他的方式来遗忘A。

这何尝不是一种替身文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