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吾生未有涯 > 第34章 答案

第34章 答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鹿城。

陈简策到达苗地的同时,沐盛带兵抵达鹿城。

上次沐盛离开鹿城时,命守城将士加强防守。因此,李元风带兵围城,鹿城军民并没有慌乱。

李元风边围边打,依然没能破城。

第三日晚,沐盛带兵一万五千人抵达鹿城外三十里,堵在李元风的两万人后面,立刻缓解了守城将士的压力。

守城参将赵向高于当晚子时,来到郊外大营。

赵向高汇报军情:“上次侯爷打破湘城后,李元风调勇士营两万人守湘城。这次带过来围鹿城。”

沐盛看着沙盘,“南泉府离这里很近,这时候,李元风应是去调南泉府的兵了。”

“南泉府到鹿城,急行军也要两日夜。”赵向高推算着时间。

“所以,我们在南泉援军到来前,先把这些人打没了。等他们的援军到了,我们的援军也到了。”沐盛看着赵向高,“土司兵来支援我们。”

土司兵被称为“狼军”。

赵向高一下子放松了很多。

“黎明时分,你带五千人出城迎战,我们前后夹击。”

“是。”赵向高领命而去。

勇士营是李元风手下的成熟军队,现在来打鹿城,可见李元风急于拿下鹿城。

破了鹿城,就可打沐府。一旦沐府陷落于李元风,整个南方的局势因此改变。在接下来的战局中,陈简策的压力更大,苏宫明则从容很多。

因此,在更大的战役来临前,鹿城成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李元风已经围城三日,勇士营和守城沐府军都有伤亡。

此时沐盛带兵来援,双方依然实力相当。

李元风确实派人去南泉调兵,他没想到沐盛几乎带来了所有的沐府军来支援鹿城。他想起了出征前苏宫明的猜测——大夏皇太子来了南方。

苏宫明和徐敬修做了很多分析,李元风听不大懂。

但此时看到沐府军倾巢而出,李元风信了这个推测。能让沐盛这个老狐狸倾尽全力,必有大人物在给沐府撑腰。在大夏,比沐府再厉害的,只有朝廷陈氏皇家。

大夏皇太子来了又如何?

李元风觉得,姓陈的可以做皇帝,哥哥也可以做皇帝,这没有什么不同。

李元风没有苏宫明和徐敬修的那种焦灼,让他打仗,他就来打仗。

沐盛带兵来援,对李元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李元风命全军警惕,准备迎战。

于是,黎明时分,一场双方都有准备的夹击战,开始了。

李元风的勇士营英勇,是五年前李元风攻城略地的主力部队。

而沐府军也是以能征善战而闻名大夏,尤其是沐盛亲率的骑兵队,只有三千人,全部轻甲,却力克万人军队。这三千骑兵中,有一千人和马,都来自苗瑶两族。掌都就是沐盛从这个骑兵队中挑选出来,放在沐青云身边的。

这一千苗瑶人手持刀和盾牌,其余骑兵手持长枪。

五年前,苏宫明和李元风也因这个骑兵队,不得踏入南柔寸土。

双方拉开战事,沐盛这边三千骑兵队分作两翼,将官一声令下,骑兵队挥舞长刀撞入勇士营中。

马匹相撞,刀枪相击,一场混战开始了。

赵向高率一千骑兵,四千步兵出城迎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干扰敌人后方,以攻为守。

李元风同样派出骑兵迎战沐府骑兵队,中军等待时机。

开战前,李元风叮嘱后方参将,看好城门动向,一旦有机会,可攻城。

苗瑶不仅士兵英勇,马儿也格外健壮。

沐盛把这些马儿安排在最前面,人马合一,如一把利刃撞入李元风的骑兵队。

双方刚一接触,沐府骑兵撞翻了众多勇士营骑兵。敌方骑兵被撞翻后,持长枪的沐府骑兵立刻一枪解决地上的敌人。双方配合默契。

这一千苗瑶骑兵把勇士营的骑兵从头撞到尾,速度不减,继续撞入步兵队。扰乱对方阵形后,再次从外侧绕回自己的大营。

沐盛让苗瑶骑兵休息,等待时机,再次冲击。

打仗看军心,看士兵的气势。沐盛的这种打法,激励已方将士愈战愈勇,却大大消磨对方士兵的气势。

李元风看着那来去如风的骑兵队,皱紧了眉头。他命步兵队稳住,重整阵形,稳步前推。

勇士营骑兵队与沐府骑兵队搅在一起,勇士营步兵持枪挺进,杀入沐府阵营。

沐盛指挥那一千苗瑶骑兵绕到敌方后方,与赵向高的一千骑兵联合,从勇士营后方冲击一遍。

于是,李元风就见到沐府骑兵分作两队,从后面绞杀过来。

李元风的骑兵都在阵前厮杀,只能以步兵对抗沐府骑兵,死伤惨重。

经历了沐府骑兵的两次绞杀冲击,李元风这边军心大乱,再战只是徒增伤亡。

无奈,李元风亲自率领骑兵在阵前绞杀,命参将收整步兵,边打边退。

这一仗,从黎明打到正午。李元风带着残兵退到鹿城外百里。

沐盛鸣金收兵,回城不追。

陈简策和武经纶对甬城的猜测是对的,在李元风围攻鹿城的那日,秦昭攻打了甬城。

整个南沽行省的地势,北高南低,所有城镇依地势建造。

这也是五年前李元风没能打下南沽的主要原因,南沽所有的城皆易守难攻。

秦昭本以为自己突袭甬城,战况会比五年前顺利些。却不想,南沽巡抚海刚峦亲自镇守甬城。甬城守军严防死守,秦昭围城三日,进展困难。

秦昭不知,海刚峦已于五日前见过朱潇和孟垚,见到了皇太子陈简策的亲笔信。

海刚峦不同于沐盛,更不同于刀木旦和葛赞。五年前他坚决反抗苏宫明,五年来他悉心经营南沽,练兵固守,等待着朝廷来收复南方。

在看到陈简策私信时,海刚峦瞬间盈满热泪。他等待的这一天,来了。

于是,海刚峦派人送朱潇一行人潜入南宁,渡船过河去北方。

海刚峦带一万守备军和一万乡勇军赶到甬城。每个城门五千军士严守。

海刚峦实行坚壁清野,命郊区百姓带着牲畜和粮草进入城中,将树木砍到,水井堵死。在城墙上,准备充足的防守物品。

一切准备就绪,海刚峦在两万士兵前喊话:“太子殿下亲自来了南方,苗瑶归顺,沐府鼎力支持,殿下收复南方,指日可待!”

喊声震天,军心大振!

所以,秦昭是突袭,海刚峦却是严阵以待。

秦昭亲率两万士兵,企图一举拿下甬城。他督众强攻,万箭齐发。箭头像雨点般向城头飞去,城墙上的箭头像刺猬一样密密麻麻。

甬城守军在城上则用一种特制的短箭回射,射程较远,可达三百余步。

秦昭的兵打算强行登城,便抬着云梯,竖在城墙四周,随后像猿猴一样攀缘而上。

这五年中,海刚峦带领军民,多次加固城墙。如今甬城城墙厚约四丈,外表光滑,极难攀爬。

城上守军除了长枪、弓箭射击外,还用砖石往下猛击,密如冰雹,使沿云梯攀登的士兵纷纷坠地身亡。

秦昭见云梯攻城的方法不能奏效,就改用穴城法。

他命部下一手拿锤,一手拿凿,闻鼓声而进,紧凿几下,迅即后撤,再换第二批、第三批……能凿下一块城砖者,回头赏一两银子。这样一块砖一块砖地取下,就在城墙上挖开一个洞。洞越挖越大,人可以在这里存身,就可以避开城上的砖石和飞箭了。

秦昭原想将城墙挖透,接着将城攻破。到攻城的第三日,攻城军在城墙上挖了六个大穴。这种方法一时对守军造成很大的威胁。

针对秦昭的这种穴城法,海刚峦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种方法是:针对攻城军所挖洞穴的位置,从城上用铁钎往下通,将洞顶通透,然后往下浇滚汤、沸汁,或投入燃烧的带灯油的火把,使农民军无法在洞中藏身。

另一种方法是:用大木制造一种所谓的"悬楼",犹如碉堡,从悬楼中可发射燃烧的箭簇,攻城军无法靠近城根。

双方一连激战三昼夜,各自的伤亡都很重。秦昭一直未能将城攻破,下令暂停攻城。清点伤亡,稳定军心。

看着久攻不下的甬城,秦昭有些信了那个传闻——大夏皇太子亲自到了南方。

南京皇城。

苏宫明和徐敬修在看沙盘。

在鹿城和甬城开战前,苏宫明做了多项布防。

苏宫明从勇士营调四万人给张池,镇守宁海。

新征集的二十万新兵,他在南京留了六万,其余全部分下去:

南宁罗城四万人。

南梧果子渡八万人。李元风出征鹿城那日,吴学峰去了果子渡,镇守这座运河渡口。果子渡是贯穿南北的太平大运河在南方的起点渡口,运河北方流经宸京通县。通县距离宸京不过五十里。

徐敬修提醒苏宫明要重兵镇守宁海和果子渡,北方若是打过来,首选这两个地方。

刀木旦和葛赞仅带了亲兵去沐府,葛赞甚至带了女儿葛月一同前往。这一行人在沐府停留多日后,沐府军把两位土司送出南柔边境。

当这一消息送达苏宫明手里时,“宸京到底派谁来了南方”这个问题的答案,浮出了水面。除了宸京的皇家,谁还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沐盛亲自带兵攻陷湘城,只为接武经纶和卢冠南吗?

从那时起,苏宫明就在猜宸京派了谁来南方。

回想杨司昌寿宴上那副陈简策的亲笔字帖,还能是谁呢?

能让那么骄傲的武经纶放弃宁海,带兵出逃,还能是谁呢?

答案就在眼前,是苏宫明把问题想复杂了。

“陛下不必耿耿于怀,弘庆帝一直不许陈简策参政,见过陈简策的大臣寥寥无几。谁能想到刚刚及冠的陈简策真的敢来南方。如此悄无声息,他身边应是没几个人。弘庆帝能放他出来,也是一步险棋。国储,国之根本。”徐敬修边说边摇头。他这段话说得很真心,他不认同储君亲身历险。万一死在南方,大夏朝廷必是震荡。

苏宫明知道徐敬修在安慰自己,他已经派人刺杀陈简策的事情,他并没有提。

“鹿城不好打,沐盛的威名是自己打出来的。”苏宫明看着沙盘,忧心李元风。

“南泉府两万将士可以支援鹿城。”徐敬修给苏宫明信心,“上次倭寇在宁海遭受重击,一时不会再来,我们压力没那么大。”

苏宫明点点头,“鹿城和甬城,只要拿下一个,我们就占上峰了。”

徐敬修心里也这么想的。同时,他在盘算着苗瑶两族能支持陈简策到什么程度?苗瑶共有七万土司兵。徐敬修没见过土司兵打仗,但他听过很多土司兵勇猛的传闻。

苏宫明派了四万新兵给秦昭,驻防南宁与南桂的交界城市——罗城。就是为了防范苗瑶攻入南宁。

最近苏宫明和徐敬修,每日来沙盘处,反复商讨各处的军事布防。如今一一布置下去,就看陈简策如何应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