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我在明朝开医院(明穿) > 第23章 医馆开张!

第23章 医馆开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刘瑶的建议下,卫斓决定前往长沙城的奴隶市场,寻找一位合适的厨娘。

这个市场位于城东的一个偏僻角落,名叫“东市”。刚一踏入市场,卫斓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这里与城中的繁华景象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汗味和泥土的气息。两边是一排排简陋的棚子,里面挤满了神情各异的人们。有的神情麻木,有的目光呆滞,还有的则在低声哭泣。

卫斓在人群中穿梭,忽然一阵刺耳的骂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女子被她的卖主粗暴地推搡着,卖主口中吐出的恶言秽语如同利刃一般,甚至高高扬起的手似乎随时准备落下。这个女子的身上布满了斑驳的血痕,皮肤上几乎没有一处完好无损,新旧伤痕交织在一起,令人触目惊心。四周的人群大多只是投来一瞥,便匆匆离去,毕竟对于有钱人来说,挑选丫鬟时往往只关注外表。然而,卫斓却被这个女子的眼神所吸引——那是一种不愿屈服的生命力。

卫斓不由自主地走近了一些,想要更清楚地看到这个女子。她的目光中没有一丝乞求,反而透露出一种倔强和不屈。卫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同情,她决定要为这个女子做些什么。她快步走向卖主:“这位姑娘我要了,多少钱?”

卖主斜眼看了一眼卫斓,嘴角掠过一丝冷笑,说道:“你若愿意要,一口价,三钱银子。”

卫斓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从袖中掏出银子,完成了这笔交易。

卖主接过银子,好心提醒道:“小心些,她有病。”

卫斓腹诽:她有病,正好我会治病。她转头看向那个女子,只见她站在一旁,神色冷静,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激。女子微微低下头,轻声说道:“谢谢姑娘。”

卫斓微微一笑:“不用谢,你现在是我的人了。”她带着女子回到了医馆,开始为她疗伤。卫斓用红花为女子的伤口外敷,动作轻柔而专注。在忙碌的间隙,她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子抬起头,眼中满是迷茫:“我没有名字。”

卫斓沉思片刻,目光落在手中的红花上。红花这种药材不仅可以用来疗伤,并且,它的颜色鲜艳,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倒是与该女子给卫斓的第一感觉很像。于是卫斓道:“给你取名为红花,怎么样?”

女子微微点头,轻声说道:“红花,好,多谢小姐。”

卫斓仔细观察她的伤口,凭借医生的职业敏感,她看出这些伤口是旧伤添新伤,大小不一,主要是组织挫伤。她问道:“你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这些伤又是怎么弄的?”

红花只是默默流泪,对于自己的过往却只字未提。她对着卫斓磕头,哽咽道:“小姐,我以后就是您的奴婢了。”

卫斓连忙扶起她,“别这样,你不是奴婢。我只是医馆里需要一个厨娘。我会给你合理的报酬,放良凭证也会给你,你完全是一个自由身。愿意干就一直干,如果将来想离开,攒够了钱,也可以另谋出路。”

红花感激得无以言加,眼中泪光闪烁。她抬头看着卫斓,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小姐,您对我太好了,我一定会好好做事。”

卫斓微笑着拍拍她的肩膀,鼓励道:“也别叫我小姐,叫我卫斓就行了,以后我们一起努力!”

——

终于迎来了医馆开张的大日子,卫斓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她站在医馆门前,手持剪刀,随着她利落地剪断红绳,覆盖在匾额上的红布应声而落,露出了“为民医馆”四个大字。

周围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卫斓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她深知,要想吸引顾客,仅凭一块匾额是不够的。于是,她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开张活动。她邀请了城中最出名的戏班子,在医馆门前搭起了戏台,上演了一出热闹非凡的戏剧.戏班子的表演精彩纷呈,引得路人们纷纷驻足观看,医馆门前顿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趁着人群聚集,卫顺兴和卫久安穿梭在其中,派发着精心准备的传单。传单上印有医馆的详细信息,大字标明了医馆的地址和诊疗项目,还附有一些简单的养生知识。考虑到明朝百姓识字的不多,因此传单上的字都写得大大的,还配上了简单易懂的图画,以便大家都能轻松看懂。同时,卫斓还准备了一些小礼品,有精美的草药香包和养生茶包,赠送给前来医馆的前一百位观众。

卫斓和明义一边热情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群众,一边还要应对前来祝贺的朋友们,贺礼源源不断地被送来。

这时,一个小厮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盒子,上面贴着“唐府敬上”的标签,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小厮恭敬地说道:“祝医馆造福一方!”

明义打开盒子,里面是两套文房四宝,笔是用上等的狼毫制成,笔尖柔软而富有弹性;墨是徽州名家手工研磨的松烟墨,墨色浓郁而纯净;纸是宣州出产的宣纸,光滑细腻,吸墨性极佳;砚则是端溪老坑的石砚,质地坚硬而细腻。

卫斓不禁感叹,这文房四宝件件都是上乘之作,价值不菲。她转向明义,问道:“你说这会是谁送的?”

明义摇了摇头,认真地说:“我曾为唐府的几位公子小姐诊治过,但实在猜不出具体是哪一位。”

卫斓轻笑着猜测:“我猜是唐二小姐,她向来慷慨大方。”

不久,周大娘也来到了现场。她怀里抱着一匹原色纱布,手中还拿着一卷丝绸。卫斓好奇地接过那卷丝绸,问道:“这是什么?”

周大娘神秘地一笑,回答道:“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卫斓小心翼翼地展开丝绸,只见上面绣着“妙手仁心,济世救人”四个大字,落款处写着“周贵一家人敬赠”,字体遒劲有力,用金线绣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丝绸的一端还特意设计了一个挂钩,用以固定旗帜。

卫斓惊喜地问:“这是锦旗吗?”

周大娘笑着点头:“没错,卫大夫!就把它挂在前厅里,让大家都看到你的医术有多么高明!”

卫斓谦虚地摆了摆手,笑着说:“哪里哪里,不过是尽我所能罢了。”

接着,猎人丹的到来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他那高大的体格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仿佛一个高个子误入了矮人国。

他身旁跟着一条中华田园犬家宝,它一点都不怕人,还专门往人多的地方钻。不一会儿,家宝就跟人群打成了一片,尾巴摇摆着,似乎在向每个人示好。家宝的通人性让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摸摸它的头,逗逗它玩。它也乐得跟大家亲近,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和温馨。

丹将一幅华佗的画像递给卫斓,接着又从怀里掏出一顶兔毛帽。这顶帽子是用他亲手捕获的白兔皮毛精心制作而成,柔软而蓬松的毛发让人看着就能想象到戴着该有多么暖和无比。

卫斓一看到这顶兔儿帽就爱不释手,立刻戴在了头上,眼睛亮晶晶地,第一眼便看向明义,问道:“好看吗?”兔儿毛洁白如雪,衬得卫斓的肤色更加黝黑。卫斓五官生得极好,但如此鲜明的黑白对比,让几个围观的群众忍不住笑出了声。

现场中,明义是唯一见过卫斓真实面容的人。他轻轻抿嘴,露出一个含蓄的微笑,眼中闪过难以捉摸的欣赏:“好看。”他的赞赏一语双关,既是对兔毛帽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卫斓本人的肯定。

与此同时,角落里的顺兴目睹着卫斓和明义之间的互动,心中涌起一股嫉妒。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攥得更紧,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眼中掠过一丝阴郁,仿佛被乌云遮蔽的星光。每当明义出现,卫斓的目光似乎总是被他吸引,这让顺兴感到自己被忽视,心中充满了不满和失落。他对明义产生了强烈的敌意,甚至在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让卫斓只关注他一个人,排除所有其他人的干扰。即便他们是亲兄妹,也不行。

卫斓将珍贵的兔儿帽和华佗画像小心收好,转身对丹说:“丹大哥,这草药包送给你,里面装的草药能驱蚊防蛇,进山时戴上。”说着,她又掏出一包为家宝准备的猪肉干,笑着递给丹:“这包肉干是给家宝的。”

丹接过肉干,家宝立刻凑过来,尾巴摇得像个小风扇。卫斓挑出一根肉干,轻轻地放在家宝的嘴边。家宝聪明地张开嘴,轻巧地咬住肉干,不让卫斓的手指受到一点碰触。吃完后,家宝意犹未尽,用鼻子轻轻拱卫斓的手,寻找着可能遗漏的美味。卫斓摊开手,示意已经没有了,家宝便转而舔起她的手心,将最后一丝肉末和香气舔得干干净净。这一舔,让卫斓手心痒痒的,她忍不住笑出声来,笑声清脆悦耳。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咔嗒咔嗒”的齿轮声,伴随着有人喊道:“劳驾让让,劳驾让让!”声音越来越近,显然是有人推着车子过来了。

人群自觉地让开一条道,只见樵夫李四九推着一辆满载木头的小车缓缓而来。这些松树木头是他在山中砍下专门用来烧柴的。

卫斓看着李四九,注意到他的面瘫已经好了大半,若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出。她惊讶地问道:“老李,你的病好多了吗?”

李四九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开心地说:“好了一大半,多亏了刘大夫的符水。”

卫斓微微一笑,心中暗想,符水不过是刘大夫用来安慰病人的小手段,没想到李四九竟然如此信服。她没有纠正他,只是笑着说:“那就好,那就好。”

柴火放在哪里?”李四九大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山野间的豪爽。

明义走在前面带路,从楼房侧面绕到后院的厨房。厨房里,红花正忙碌着做饭。因为相貌的原因,她没有出门迎接客人,只是在厨房里大声招呼着:“把木头堆在院子里!”

李四九应了一声,便和大家一起把柴火整齐地堆放在院子里。院子里的阳光洒在柴火上,显得格外温暖。

卫斓叉腰看着眼前一派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从最初的筹备到如今的正式开张,她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卫斓暗下决心,一定要将“为民医馆”办成一个真正为百姓服务的好医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