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不婚不育在七十年代 > 第18章 救人

第18章 救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那天晚上林双见过沈承带队抓人以后,就一直没有再见过他。最先见到沈承的不是林双,而是林家的人。

林家的客厅里,气氛沉闷压抑。他们家的人已经陆续赶回来了,现在没人说话,只有周青低低的哭泣声,飘荡在众人的耳边。

周青坐在沙发里,手里拿着毛巾捂着脸,其他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林帅已经被公安抓了三天了,他们现在才知道消息。

“为什么被抓?他干什么了?”陈海霞厉声问还在哭的周青。

“没干什么,就是跑车的时候私下带了点儿东西。”周青声音模糊,说话的时候带着浓浓的鼻音。

“一个个的就没个省心的。”陈海霞恨恨的说道。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周青辩解道。

“别人做,他就做吗?”陈海霞怒气冲冲的说道。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已经打听过了,抓林帅的不是咋们这边的公安,我是没办法了,只能去找找你们二叔,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先知道林帅现在的情况。”林红旗疲惫的说道。

他说完没有人再说话,周青已经不哭了,客厅里只响着她的抽噎声。

正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林红旗走过去打开门。门外站着的人竟然是林帅,林红旗忙让开门口,进来的除了林帅还有沈承和一个小伙子。

周青看见林帅,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哭着扑了过去,林帅接住了她。

林帅的衣服邋里邋遢,脸上胡子拉碴的,眼睛里还充满了红血丝,满身的憔悴和沧桑。

沈承站在旁边,穿着干净整洁的四个兜的军装,小张跟在他身后身上了军装是两个兜的。

林安招呼沈承和小张坐下,林帅还在安慰哭个不停的周青。沈承走过去坐在了沙发上,小张站在他身后,张红梅给沈承和小张倒好水就去厨房给林帅做饭去了。周青终于不哭了,她坐在林帅的身边。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周青问林帅,她哭的眼睛浮肿,鼻子红红的。

“因为小妹。”林帅平静的说道。

“这跟双双有什么关系?”林红旗问道。

“举报我的是厂子里新分给我的搭档,他以前说过让我给他介绍小妹。跟我说过几次,我都没理会,他就记恨上了。”林帅说完,端起林安给他倒的水一口气喝完了。

“他见过小妹吗?”周青满脸不解的问,林双都多长时间不在家了。

“没有,他见过小妹的照片。”林帅说完看了陈海霞一眼,陈海霞冷着脸无动于衷。

“这次多亏了妹夫救我出来。”林帅说完感激的看了看沈承。

“也是顺便的事儿,正好我最近和公安有接触。这次过来是想跟家里说一声,我想让双双跟我随军。”沈承说完看了一圈林家人。

“你们的事儿,你俩商量就行了,家里没意见。”林红旗摆摆手。

“以后我会照顾双双的,家里就不用再给她钱了。”沈承对林家人说道,林双已经嫁给他了,在要娘家的钱就说不过去了。

“我会继续给小妹钱的,她在乡下太不容易了。”林帅说道。

“在乡下实在是苦,我们也给。”张红梅看了一眼林安,乡下的苦她最清楚。

“那这样吧,等她跟我去了部队,家里就别给了。”沈承沉吟了一下说道。

“好吧。”周青应道。家里就她知道,林双就算是没有家里人给她钱,她自己也有不少房租收,周青帮林双往外出租房子的事儿,她连林帅都没告诉。

沈承跟林家人说好后,就带着小张走了,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陈海霞从始至终都没说话,她从前看不起的人变成了现在这样,实在是打她的脸。

清源大队的麦苗已经返青,麦地到了需要浇水的时候了,林双上工的时候小队长让她去给麦地浇水。

林双站在田垄上看着水被抽水机从河里抽上来,河水顺着水渠哗哗的奔淌着。

水渠修在一块块麦地的地头上,给麦子浇水不能急,要一块儿地一块儿地的慢慢浇。

林双先从最边上的一块地开始浇。河水顺着水渠流到这块儿地的时候,林双先在麦地这边的水渠边上挖开个口子,然后再用土把水渠里的水挡住,河水就顺着挖开的口子流进了麦地里。

这块地浇好后。把挖开的口子填上,再把挡在水渠里的土挖掉,水渠里的水就又欢快的往前跑了。河水流到第二块地的时候把第二块地的水渠边上挖开,水就流到第二块地里去了,林双一块地一块地的浇着水。

沈承骑着自行车回来了,他大老远的就看见林双站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

蓝天白云的天空下,绿油油的麦田像地毯一样铺满了大地,田间分散着劳作的人们。

现在天气暖和,太阳也不晒人,林双没有戴草帽。微风徐徐的吹着,吹的她乌黑的头发有些微乱,还有几根飘散到了她白净的小脸儿上。

林双抬手拢了拢头发,她身上穿着一件二嫂给她做的蓝底碎花的褂子和一条深蓝色的裤子。沈承推着自行车走到地头上,锁好车走了过去。

林双看到沈承过来,就把手里的铁锹递给了他,沈承接过铁锹帮她挖土。河水顺着挖开的口子漫过一颗颗麦苗,有风吹过,麦苗随风轻轻摆动。

“你没有要问的?”沈承一边看着水一边问。

“没有。”林双回答道。

“你没有,我有。你怎么会工夫的?”沈承看着林双,她这娇滴滴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功夫的。

“练的呗。”林双随意的说道。

“你以前没说过。”沈承说道。

“你以前不也没说过你是什么人吗?”林双反问道。

“案子没破,不能说。”沈承给她解释道。

“嗯。”林双应了一声。

“现在案子是破了,但是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可能会有危险,你得跟我走。”沈承说道。

“去哪儿?”林双不在意的问道。

“随军。”沈承回道。

“这么说你是当兵的?”林双问道。

“我要不是当兵的,你能随军?”沈承说完看了林双一眼。

林双脸上露出了犹豫。

“怎么你不愿意?”沈承看着林双问道。

“也不是不行,就是有点儿舍不得。”林双慢悠悠的说道。

“你舍不得谁?”沈承面色发冷的问她。

“什么谁,我舍不得现在住的宅子。”林双有点儿惆怅。

“看你那点儿出息,那个宅子现在也算是你的了。”沈承掏出烟来点上。

“什么意思?”林双不解的问道。

“那是我家的老宅,现在是我的,你嫁给我自然也是你的了。”沈承给林双解释道。

林双看了眼沈承,想起了那两盒宝贝。这么说,她拿的是沈承的喽!

“就这么说好了,我回去就打随军报告,案子还有些事情需要我跟进,等事情都办好了,你跟我走。”沈承说完,看了看林双。

“知道了。”林双懒懒的答应着。

“让你受不了委屈。”沈承对林双都有点儿无可奈何了。

“哦。”林双应道。

“我没时间多待,一会儿回去收拾东西就走了。你等我给你写信,这个电话号码你记好了,以后去镇上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沈承一样一样的交待她。

沈承把写好电话号码的纸条,还有不少钱、粮票和各种军用票给了林双。

看林双收好后,沈承又叮嘱了林双一番。然后匆匆忙忙的骑上自行车去找大队长了,他拜托大队长照顾林双后又回知青宿舍收拾东西去了。

沈承要收拾的东西不多,他很快整理好了一个包裹,把包裹绑在自行车后座,骑车去了县城。

沈承收拾东西的时候,婉仪正在做饭,沈承让婉仪帮他给知青们说一声,婉仪答应了。

春天已经到了,村里小河边的桃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白色的花蕊,美丽的花朵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

小河水哗哗的流着,有小鱼在河底游来游去,河岸上嫩绿的草丛里点缀着各色的小花。

早上上工的时候,初升的红日把整个田野都染成了金黄色。晨雾萦绕着大地,林木和草叶上结满了水珠,到处都弥漫着淡淡的湿气。

沿着道路往农田走,一路上踏着柔软的泥土穿行在田野之间。田里青绿青绿的麦苗随风摇摆,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像金子铺满了大地,春风吹过,柔嫩的枝条在风中摇来摇去,吸引来了大批的蜜蜂,小鸟也飞上了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

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拖拉机突突的翻着地,土畦里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中散发着湿猩的味道,跟在拖拉机后面的村民,用铁锨把地里大块的泥土拍碎。

在这秀丽的田园风光里,男女老少都挽起了裤脚,头戴草帽或是斗笠,有的人脖子上还披一条毛巾。大家躬身弯腰利索的把嫩绿色的秧苗移栽到水田里,这些秧苗必须赶在梅雨季节前移栽完,否则会影响到产量。

经过辛勤的劳作,水田里嫩绿色的秧苗一排排插的整整齐齐,像用线尺量过一样标准,风吹过,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有人从水田里出来,想去岸边喝口水,带着泥水的脚刚踩在地上,就看见腿上正挂着几个血红色的软体虫子。

下田最怕这玩意儿,这是蚂蟥。它盯在人的腿上吸血,你自个儿还发现不了。去喝水的村民拿起岸边的鞋子,用力拍打自己腿上的肉,蚂蟥自己掉下来了,打蚂蟥有讲究,不然它会往你肉里钻!

大队长心里很急,这个时节,样样都得种。水稻,大豆,红薯等等作物都是在这时播种的,现在农忙季节正式进入高潮。

今年雨水多,这些作物一定得赶在梅雨季节前下种出苗,这关系着全村人一年的收成和口粮。

农忙时节时间珍贵,大队长在地头上转了两天。然后和支书一起召集生产队的小队长、记分员和新任的会计开会。

大队长的意思是,虽然现在早上上工已经提前了,但是还是不行。这样下去,有些作物在梅雨前种不完出不了苗,以后影响产量。他的建议是,开大队的食堂,让村民们去食堂吃饭,把中午吃饭的时间缩短,腾出时间来播种,其他人听到大队长的建议都开始思考起来。

支书说,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开食堂以后每天管村民几顿饭。现在粮食和分红都分下去了,是收钱还是不收钱,收钱怎么收,不收钱粮食和做饭村民的工分从哪里出,每顿饭的标准是什么,村民提前上工要补偿多少工分。

支书说完下面的人开始讨论,各说各的意见,最后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大队长在散会之前说,让他们明天上工的时候和村民们说说,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又让会计把帐都算算,明天晚上接着讨论。

以前的会计被抓了,新上来的会计是大队里的记分员,他原来就做过会计,而且做事认真没出过错。

填他记分员空缺的是妇女主任的儿子,他刚退伍回来,分在了县文化馆,已经报过道了,还没正式上班,他妈让他先帮大队做记分员。

第二天上工,小队长把大队的意思说了,让村民们商量,有什么建议直接告诉他。

上工的时候,田间地头都在讨论着这件事儿,村民们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记分员和小队长一边干活儿一边听着村民们讨论。

晚上开会,小队长、记分员把白天听到的村民意见捡有用的给大家汇报了。然后他们在研究其中的可行性和利弊,会计也把饭菜标准和成本汇报给了大家。

经过研究,第三天晚上大队长做了决定。上工时间改成早上六点,中午十二点到一点在食堂吃饭,特殊情况离食堂远的可以把饭送到到地头上。

早饭和晚饭在自己家吃,只有上工的人能在食堂吃饭,每顿饭只收成本一毛钱,孩子们减半。菜谱提前订好写在食堂门口,做饭的人员自己报名,筛选后上岗。

另外上全天工的村民,每天多加二个工分,孩子们多加一个。

第二天上工先公布了商议结果,村民议论纷纷,对大队的安排基本满意。

大队长又从报名做饭的人里选出了几个,周婶子、林双、陈婉仪,牛五,还有胖婶的儿子李柱子。

李柱子是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原本他是要去上工的,但是因为他前一阵子干活儿的时候左手扭伤了,虽然现在已经好了,但是赤脚医生让他先别干重活儿,所以他报名来食堂做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