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97章 高阳公主密谋夺爵 皇后淑妃宿命困惑

第97章 高阳公主密谋夺爵 皇后淑妃宿命困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古有名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继任梁国公房遗直和弟弟房遗爱、弟媳高阳公主因为房氏三弟房遗则的婚事闹得不欢而散、甚至争吵激烈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之前大家听到房氏和荆王李元景家的婚事还很惊讶,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意外,最先引来的非议居然会是在房氏内部。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房氏家族房遗直才是爵位最高的人,也是现在房氏的话事人,而不是平日里最出风头房遗爱,所以现在房家的矛盾代表房遗则的婚事是没有经过长兄房遗直的同意吗?那么婚事会发生反转吗?

一场联姻就是一次回应,就是一次针对,这也是为什么高阳公主在听说新城公主和长孙家长孙诠的婚事后,马上安排房遗则和荆王女儿婚事的原因,只是高阳公主没想到阻力会来源于家族,而且还是房家的长兄房遗直。

高阳公主在嫁给房遗爱之后,客观地说是把房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大唐权贵最炙手可热的豪门,这样的发展自然会被房氏族人看在眼里,所以哪怕房遗直才是房氏的话事人,房玄龄爵位的继任者,还是需要给高阳公主几分薄面,这样房氏的很多事房遗直也就任由高阳公主决断,他认为高阳公主不会做出危害房氏的事,并且房氏的其他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房遗直和高阳公主的想法发生了分歧,他认为高阳公主针对长孙无忌的争斗会把房氏拉进不可挽回的境地,房氏不应该站在跟宗室做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房遗直作为房氏家主,现在想要拿出自己这个家族话事人的威严阻止这件事。

只是房遗直高估了自己这个身份的分量,或者说房氏族人享受了太多高阳公主带来的红利,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房遗直真正的开始有自己的立场的时候,并且这个立场不同于高阳公主的立场的时候,房氏族人开始犹豫不决,旗帜鲜明的站在房遗直这一边的反而是少数,房遗直这时候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之前对高阳公主的放纵就是在削弱自己这个家主的权威,所以现在大家才会摇摆不定。

并且对于房遗直的担忧很多房氏都以为是杞人忧天,高阳公主是先帝最疼爱的公主,这是世人皆知的,现在就算先帝驾崩,高阳公主也依然是宗室最有权势的长公主,是代表宗室的领头人,跟荆王李元景和江夏王李道宗以及多位驸马、公主都是关系密切,这样的号召力就算比不上长孙无忌,也不会差太多,怎么可能出现鱼死网破的事?所以这纯粹就是操心操太多了。

甚至还有传言道梁国公一点都没有身为国公的胆魄,没什么胆识,什么都不参与,什么纷争都怕招惹,然后悄悄的补上一句胆小如鼠。

还有传言梁国公只是因为长子的身份才最终继承爵位,其实以梁国公的能力并不能胜任,幸亏这些有房氏有高阳公主的操持,不然怎么会有现在的盛况。

还有传言梁国公其实早就嫉妒高阳公主在家族的一呼百应,所以不甘心这种情况才会对这件婚事提出不同的意见。

反正在高阳公主和房遗直的争吵发生之后,什么样的流言都开始传开,这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高阳公主也没有想到一直都是自己当家做主的房家,这一次会发生这样的变故,她没有预料到房遗直会站出来反对这件事,但不管怎样这都是对于高阳公主颜面的折损,傲气的高阳公主怎么可能放任自己的尊严被这样侵犯?所以矛盾就这样激发。

从另一方面来说,高阳公主认为自己一直累死累活的为房家争取好处,结果现在被房遗直这个房氏家主背后来一刀,这是狡兔死走狗烹吗?她高阳公主是用完就扔的吗?这是不可接受的!

还有高阳公主的性格,就算是长孙无忌她都敢针锋相对,更别说房遗直了,既然房遗直想要争权,那高阳公主就不介意在跟长孙无忌决胜前先跟房遗直斗一场,这也是攘外必先安内,解决后顾之后。

特别是房家的矛盾被传出去之后,高阳公主和房遗直的矛盾更加没可能被调和,分歧放在家里是不同意见,但放在外面那就是不和,是矛盾,是脸面,一个是高高在上的高阳公主,一个是堂堂的国公继任者梁国公,这两个人谁的脸面不值钱?

不只是市井坊间,就算是同为世家大族也在私下谈论房家的不和,毕竟家和万事兴,越是高门大户越是讲究一个名声,没想到一代名相房玄龄死后,房家会成为圈子里的笑柄。

几位跟高阳公主关系颇好的公主听到这样的风声也开始关心的询问这件事,这又让心高气傲的高阳公主顿感丢人。

看到这样的情况,房家这样闹下去只怕会成为市井的笑话,房家的几位长辈也是实在看不下去,开始作为中间人想要调停二人之间的矛盾,在调停上,房家很多人都曾经接受高阳公主的恩惠、提携、门荫,也就向着高阳公主说话,这让作为梁国公的房遗直气不打一处来,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弟弟,这次矛盾的核心房遗则也站在高阳公主一方。

作为一个年轻人,谁不想出人头地,鲜衣怒马,房遗则也一样,所以能顾娶到荆王李元景的郡主女儿就是房遗则特别想的事,所以自己的嫂子高阳公主当初找他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房遗则马上就同意,这也就有了这个消息的由来,现在突生变故,房遗则自己也不是太情愿,所以在房家长辈们调解的时候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对房遗直是一个更大的打击,自己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就连自己的弟弟都不站在自己这个兄长这边,这让房遗直很心寒,没想到到头来他成了孤家寡人,怒急之下恨声说了一句话,“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也!”

只是这一句话也把高阳公主给惹急了,“牝鸡司晨”,这个古语很早就有,但是在李世民在位时期,这个词反而是一个褒义词,因为这个词出自长孙皇后之口,太宗李世民经常会找自己的老婆谈论朝堂大事,但是长孙皇后秉持着后宫不可干政的祖例,就说出了“牝鸡司晨”的典故,被大家传为美谈,但这只是长孙皇后的自谦,这样的话也只能自己说出来,而不是被旁人说出来,重点就是还有后半句“惟家之索也”。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也,母鸡打鸣,这个家庭就要败落。

所以这句话,“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也”,本人说出来就是自谦,说明自己这个女人贤良,但要是别人说出来这就不太好听了,公鸡不打鸣母鸡打鸣,就有些嘲笑这家男人的意思了,只有男人做不了家里的主,才会被女人牝鸡司晨,这话谁爱听?

所以高阳公主也是怒火中烧,感情自己为房家出功出力到头来就是一个牝鸡司晨的评价?房遗爱的脸色也不是很好,他这个大哥是在影射他这个男人不办事,所以才被老婆当家做主。

其他的房家人也感觉房遗直有些不识好歹,高阳公主这些年为房家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结果你说人家“牝鸡司晨”,这句话不够,还说人家“惟家之索也”,这不是诅咒自己家过不好吗?感情你房遗直不是房家人啊?

有人看调解的气氛不对劲儿,马上就想挽回道:“国公言重了,什么牝鸡司晨,公主殿下屈尊下嫁我房家,这是皇恩浩荡,国公所言偏颇了。”

只是这时候的房遗直哪里还看得下去这些和稀泥的人,在他看来,房氏这么多人不尊重自己这个家主,反而对高阳公主含着捧着,这不就是有奶便是娘吗?现在自己这个一家之主成了孤家寡人还有什么脸面待在这里,一声冷哼就转身离开。

“国公,国公,请留步啊国公,”

眼看房遗直转身离开,马上就有人想要挽留,毕竟这是调解大会,房遗直人走了还怎么调解。

只听高阳公主冷声道:“好一个国公,好大的官威啊,居然敢这样贬低本宫这个长公主,牝鸡司晨!好一个牝鸡司晨!胆敢把堂堂的长公主比作是牝鸡,不愧是梁国公,只是可惜了梁国公这个国公的名声,有些人无德无才,德不配位,凭什么还能有国公的位子,本宫倒是要去问一问皇上,现在我大唐的国公是什么样的宵小都可以胜任了吗?梁国公,我们走着瞧!”

在场的人一听高阳公主的话马上就慌了,这是什么意思?听这话音高阳公主是想剥夺房遗直国公的爵位了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整个大唐能有几个国公?更别说是房氏这样的异姓国公了,屈指可数的几位,哪个不是开国功臣之后?所以这样的位子才是弥足珍贵,就是权势的象征,现在高阳公主想要剥夺房家国公的爵位?那房家怎么办?

有人赶紧劝道:“长公主殿下要冷静啊,这是房氏的家务事,千万不敢闹大了让外人笑话啊。”

还有人道:“长公主殿下,不止于,不止于啊,一桩婚事怎么就闹到爵位上了,还是要三思而后行,从长计议啊!”

高阳公主也知道自己的话把房氏给吓坏了,接着道:“他不合适国公的位子,房氏人才济济,自然会有人合适,他也应该退位让贤了。”

高阳公主的话让大家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房遗爱,房遗直不合适,那就是房遗爱了,所以梁国公的爵位还是在房氏,这么看来刚刚是大家想多了,这样的话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房遗直在国公的位子上的确也没有什么能力带着房氏更进一步,再说了这件事也不是他们现在能够决定的。

这算个什么事......

本来是房氏内部的调解大会,没想到房遗直和高阳公主直接被调解到势不两立了,这就是历史上房遗直对高阳公主失礼的事。

表面上是因为弟弟房遗则和荆王李元景女儿的婚事,实际上是因为二人对待长孙无忌的不同选择,房遗直主张妥协,不要到鱼死网破的结局,而高阳公主则是选择步步急逼,长孙家迎娶新城公主,那房氏就迎娶荆王家郡主,就是想要跟长孙无忌针锋相对、一决高下,最终的结果就是房氏分裂,二人分道扬镳,高阳公主也有了剥夺房遗直梁国公爵位的心思。

其实不管是吵架的家丑外扬,还是把高阳公主比作牝鸡这样的失礼行为,并不是高阳公主想要夺取房遗直爵位的主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爵位本身,高阳公主毕竟是女儿身,就算她再足智多谋也没有上朝议事的资格,只能在私下发挥作用,这是她最大的缺陷,而房遗爱又因为官职不够的原因,在朝堂上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但是假如房遗爱有了国公的爵位就不一样,就能够在朝堂上直面长孙无忌,正面对抗长孙无忌及其党羽,房遗直反而是会拖自己的后腿,就是一个吃里扒外、隔壁肘往外拐的蠢货,所以高阳公主才想必须用听自己话的房遗爱来代替房遗直,也就是说夺取房遗直的爵位是高阳公主必然要做的事,目的就是为了集中自己能掌控的力量来应对来自长孙无忌的压力。

事不宜迟,形势不等人,新城公主的婚事也不等人。

高阳公主从来都是一个想到就做的人,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她既然已经决定要剥夺房遗直梁国公的位子,那高阳公主就不会犹豫,现在正好借着外面的流言去找皇帝,这样自己也算是师出有名,毕竟高阳公主还是好面子的,胡搅蛮缠、不可理喻的女人不是她的人生目标。

这样,高阳公主诉梁国公房遗直对自己这个长公主失礼的诉状就摆在了李治这个皇帝的案头,诉状中详细记述了房遗直嘲讽高阳公主为牝鸡的言论,这是对于高阳公主,以及诸多出嫁公主,以及皇家尊严的蔑视,梁国公房遗直德不配位,所以请求皇上能够罢黜房遗直的梁国公的爵位,然后选贤任能,已故国公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就是最好的人选,希望皇上能够同意。

下面还有一些房氏族人的联名签字,这也是高阳公主的万全之策。

不过李治眼下对这件事并不上心,因为李治也在忙活自己的事。

虽然李治最终没有为如意在长孙无忌那里争取到一个一品贤妃的位子,但好说歹说还是争取到了仅次于贤妃的昭仪这个二品之首的妃位,现在妹妹新城公主的婚事已经议定,那在婚事之前正好把册封如意的这件事完成,所以他没有心思关心高阳公主的诉状。

李治对册封如意的事也算是思虑周到,正好借着自己现在补充后宫的机会,不但有妃位,关键是非议少,并且为了尽力淡化如意曾经的身份,李治并不是单独册封如意,而是同时册封了自己另外两个皇子的生母,庶生皇子李孝的生母宫人郑氏,庶生皇子李上金的生母宫人杨氏。

这二人之前跟太子李忠的生母刘氏都是一样的普通宫人身份,但在李忠成为太子后,刘氏母凭子贵,最终成为了贤妃娘娘,现在李治没有厚此薄彼,而是同时册封了这二人,也算是一视同仁,雨楼均沾。

郑氏和杨氏前一段时间还在对刘氏的好命羡慕嫉妒恨,没想到现在好事就已经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虽然不比刘氏的贤妃娘娘,但也算是有名有份了,现在大小都是一个娘娘了,都说诸葛亮能借东风,没想到自己也有借到东风的一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意的身份就要比单独册封不起眼多了,很多人只是好奇这个新上位的昭仪,据说是前一段为皇上生了孩子的女人,并且是皇上即位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皇子,而且一直居住在皇后娘娘的凤仪宫,这么看来,这个如意八成就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了,所以倒也没有太深究如意过去的身份,这算是让李治达到了自己浑水摸鱼的目的。

只是王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阵头晕目眩,她没想到自己会和其他人一样最后才知道这个消息,关于如意的安排这不该是自己的事吗?那么皇上是怎么能跳过自己私自做这个决定呢?自己这个皇后算什么?还有就是长孙无忌那里,怎么会连知会自己都没有呢?自己在长孙无忌那里又算什么?这让王婠的内心一阵失衡。

王婠这时候已经忘了自己跳过李治私下找长孙无忌议定事情的事了,李治现在只是有样学样,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另外,王婠一直把如意留在自己的凤仪宫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掌控如意,这样就算是掌控了李治,所以王婠一定要把如意抓在自己的手里,这也是她费尽心思让李忠的生母刘氏做贤妃的原因,不然刘氏这个宫人身份出身的下贱女人凭什么能配得上贤妃的位子?唯一的目的就是占着这个茅坑,让如意上不去,王婠这也是在防着李治,她知道李治想让如意上位的心思,说到底李治的这个心思还是她撩起来的,想到这里王婠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自己当初多这个嘴干嘛!?

在刘氏被册封为贤妃之后王婠还以为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没想到李治贼心不死,居然偷偷地找长孙无忌商量出了这样的结果,等王婠得到消息的时候,这件事已经没有改变的可能,所以王婠一阵头晕目眩。

想到这里,王婠失落在坐在地上,武如意眼看着要脱离自己的掌控,自己接下来要何去何从?

萧未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未央宫又是一阵鸡飞狗跳,恨声直骂武如意这个贱人,她凭什么?她配不上,然后就是骂皇后王婠这个蠢货,早就告诉她让武如意进宫就是引狼入室,偏偏不听,还说什么驱狼吞虎!现在呢?蠢货!蠢货!还有就是郑珠贤这个笨蛋,早知道这样的结果你说你就是拼了命也该把如意肚子里的孩子给搞没啊!笨蛋!没有一个明白事的!

想到这里萧未央颓然的坐在地上,武如意真的会是自己的生死大敌吗?命中注定吗?当初二人在训育宫就是纠葛,现在还在纠葛,这就是宿命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