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55章 李世民为子定四方 斗朝臣东征生争端

第55章 李世民为子定四方 斗朝臣东征生争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高句丽是李世民的一块心结,是他绝对不会放弃的选择,也是他筹谋数年的计划,这是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的,只不过以前几次因为各种原因阻碍了这件事,有蝗灾的原因,也有吐蕃的原因,后来又是李佑、李承乾谋逆的原因,这都在影响李世民的东征,现在李世民不想再犹豫了,因为他不想把高句丽的问题留到自己儿子的手里,李世民想要为李治解决所有的问题,为此他不想再跟以前一样考虑时机和代价,只求达到目的,所以这一战李世民必定要打。

但是李世民也知道东征高句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在东征之前李世民决定先肃清四方之敌,以解东征的后顾之忧。

先是北方的薛延陀汗国,薛延陀原本是北方追随东突厥的部落,后来李世民为了击败东突厥就开始扶持、联合薛延陀,最终东突厥被灭,在东突厥灭亡后薛延陀坐大迅速填补了东突厥以往的势力空白,成为了漠北的老大,在收服了周围的几个部落之后,薛延陀的胃口也开始越来越大,逐步想要脱离大唐的掌控,开始进攻那些臣服于大唐的部落,现在李世民决定对薛延陀出兵,他派出了自己的大将李绩等人出击,最终在北大青山一代重创了薛延陀军队,薛延陀被迫远遁漠北,没有了还手之力,虽然没有彻底灭亡他,但李世民还是达到了初步的战略目的,解决了北边的隐患。

然后是西边,大唐虽然在几年前就已经覆灭了高昌国,但还是有一些不安定因素存在,其中焉耆国在西突厥的扶持下公开叛唐,李世民命令大将郭孝恪讨伐焉耆国,郭孝恪破焉耆城,歼敌七千,活捉焉耆国王得胜而归,算是暂时解决了大唐西域的隐患。

再就是西南向的吐蕃,文成公主和亲也是暂时解决了这里的问题。

还有就是南边,南边没有战事,所以李世民省了很多麻烦,只是委派大将军李靖等人作为黜陟大师巡察,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风评,也算是稳定大唐的后方。

这样的处理终于暂时解决掉了围绕在大唐周边的所有麻烦,让李世民有了集中全力处理高句丽问题的条件,这也是李世民一系列举措的目的。

只是李世民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渊盖苏文不是无能之辈,也是很有能力的人,在知道了李世民的所作所为的时候就猜到李世民的目标恐怕会是自己,也开始了自己的对应之法。

上一次渊盖苏文想要向大唐的方向发展,但事实证明他没有这样的能力,再说了现在高句丽和大唐还是在和平当中,渊盖苏文不想打破这个定局,没有办法那渊盖苏文只能向南发展来壮大自己以期对抗大唐:渊盖苏文先是征服了半岛上的百济,然后开始准备入侵新罗,另外渊盖苏文还联合了同样面对大唐压力的靺鞨人。

身在长安的李世民自然也会知道渊盖苏文的消息,毕竟现在“八学士”还留在高句丽王城。这样李世民和渊盖苏文彼此都是心知肚明,都知道对方在为战争做准备。

李世民对于高句丽一战的心思是始终的,是从很早就开始的:

公元631年,李世民派遣广州都督司马长孙师出使高句丽,收埋前隋战亡将士骸骨,捣毁高句丽所立京观。

公元641年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到高句丽探查山水地形。

公元624年派遣以房氏为首的“八学士”分化拉拢高句丽贵族以及收集情报。

可以说对高句丽一战一直在李世民的战略规划当中。

但现在真正的难题是李世民在朝堂上,并没有大臣支持皇帝打这一仗,就连长孙无忌都有不同的想法。

前面说过,想要打败高句丽是李世民的宿命,也是他这个皇帝的使命:首先,李世民的皇位来的并不是正当的,他上位的起点是玄武门,不是跟李治一样的承天门,那就代表着并不完全是承天之意,并不那么名正言顺,所以这就逼着李世民必须去做一个优秀,甚至是极其优秀的好皇帝,他不但要做到比李渊优秀,甚至还要比隋文帝优秀,只有这样才可以瑕不掩瑜,不然他就会成为唐二世,跟遗臭万年的秦二世胡亥、隋二世杨广在史书上一个评价,所以这样的压力迫使着李世民不断前进,再加上李世民有一个好皇后,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李世民自己有这样的能力,而击败高句丽就是最好的证明李世民超出这几位皇帝的方法,所以这就是李世民的选择,他想证明自己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他的宿命。

其次,前隋炀帝对高句丽的几次征伐失败,彻底打断了这片土地上百姓的脊梁,现在提起高句丽都还是胆寒心颤,当时的百姓宁愿自残身体都不愿去当兵,这就是李世民面对的民心,但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又是一个极其看重民心的皇帝,这也是有其特定的原因的。当年李渊晋阳起兵,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除了李世民的能征善战外,还有一路的招降纳叛,不得已妥协的承认了很多世家的权力和利益,这才得到了众多世家的支持建立的大唐王朝,可是在唐王朝建立后,当年世家的支持慢慢的就成为了制约皇权的枷锁,别看李世民在后世被称为一代明君,可这时候的李世民其实还是在绞尽脑汁的对抗世家的禁锢,(这种情况直到李治扳倒长孙无忌才好转)而民心就是克制世家最好的解决之道,这也是当年魏征给出的建议,而击败高句丽无疑就是最快的,最好的收复民心的手段,军事胜利收复民心就是这么直接。

还有就是洗脱大唐身上唐承隋制的烙印,击败高句丽是唯一的选择,正如李世民早先对魏征和长孙无忌所言,这是他李世民的国,不是哪一个世家的国,明明是大唐的天下,很多前隋的遗老遗少还是以隋人自居,哪怕大唐这时候已经击败了突厥人、高昌人、吐谷浑人,这都没有击败高句丽来的更有说服力,因为这是解这片土地上百姓心病的心药,只有击败高句丽是对症下药,其他的只是缓解的作用,所以这也是培养百姓国家归属感的最好办法,这就是皇帝的使命。

如果说以上都是大唐跟高句丽的旧恨的话,现在李世民又有了新仇,也是他非要出兵的理由。

不知深浅的,自作聪明的李佑想要利用渊盖苏文杀掉李治来引动太子和李承乾的内斗,结果被渊盖苏文将计就计,最终李佑、李承乾谋逆事发,李世民也把这样的责任推给了高句丽一份,这就是他跟渊盖苏文的新仇。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并不是十分的看好自己的这个孝顺的太子,因为他缺乏这一种皇帝应该有的开拓性和攻击性,或许只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李世民千方百计的想给自己的儿子李治留下一个治世,高句丽就是最大的一个隐患,所以李世民必须给自己的儿子清除这个隐患,所以说李世民一直都是一个好父亲,当然这只是针对于长孙皇后的孩子可以这么说。

所以,不管新仇还是旧恨,李世民都有绝对充分的理由对高句丽一战,只是这是皇帝的理由,却不是世家的理由,不是群臣的理由,所以皇帝的这个想法在宣政殿引起了诸多朝臣的反对之声。

直到这一刻,李世民无比痛恨自己从谏如流的美名。李世民常常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求言纳谏,为此他给与了谏官更大的权力,朝臣也是直言敢谏,其中以魏征为代表一共上谏了二百多次,这时候谏官的特点就是不怕死,因为李世民很少给谏官治罪,所以李世民在提出对高句丽一战的时候,朝堂上就是此起彼伏的各种言官各种“皇上,不可”“皇上,臣有话要说”“皇上,臣以为”,还有不留情面的“皇上,这是昏聩之举”“皇上,臣以命相谏”。

李世民这时候才看到自己的谏官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这就是他自己造就的结果,从谏如流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皇帝不可能再一意孤行了,不得不考虑下臣的想法,不然美名就没有了,这就是贤君的烦恼。

最后还是长孙无忌总结道,一来大唐现在的准备并不是很充分,这是老生常谈了,从魏征开始每一次都是不充分,李世民都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其次还有一点才是长孙无忌想说的,一年多前高句丽遣使来大唐求和,现在还是两国的和平时期,大唐出兵师出无名,主动开战那就是不义之师,这样也说服不了老百姓,天下义士又该怎么跟随皇上征战呢?

听到这里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说的有道理,也就暂时的搁置了这件事。

一年之后的644年,李世民想要东征高句丽的事情迎来了转机,在高句丽侵吞掉百济之后,马上就开始了对新罗的入侵,但此时的新罗一直都是大唐的附属国,所以新罗向大唐发来了求救的国书,这就是李世民苦等的机会。

李世民先是对高句丽发出了要求停战的国书,但是渊盖苏文并不理会,继续入侵新罗,李世民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还召回了自己派过去的“八学士”,毕竟这都是各世家的青年才俊,其中还有女儿高阳公主的丈夫,一起回来的还有跟如意同期出使高句丽的那些宫人,包括老尚宫娘娘的骨灰也被带了回来,也算是完成了如意当年的承诺,帮助老尚宫落叶归根,如意也是亲自把老尚宫的骨灰送到了她的家族嘱托好好安葬。

李世民再次修国书表示新罗是受到大唐的庇护的,这一次渊盖苏文直接拒绝了大唐的停战要求,这样双方算是直接撕破了脸皮,李世民有了对高句丽开战的直接理由。

只是李世民开战的想法再一次没有得到朝臣们的支持,这一次的理由是新太子刚刚上位,对于太子之位的权责掌握还不够,太子才是国家的基础,希望皇上能够留下来多多教辅太子。

这一次又把李世民给气得不轻,可是他还是没有办法。

直到有一天,李世民收到了一个消息,他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前太子,李世民的爱子李承乾在乾州去世了。

李世民没有想到自己苦心保全的儿子居然只是多活了一年就死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世民呆坐良久,手里拿着的是李承乾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封书信,也是李承乾被废之后的唯一一封书信。

信中的李承乾还是像父子两个最后一次在紫宸殿见面时一样豁达,只是掩盖不了李承乾对自己谋逆的愧疚和痛苦,责怪自己对不起父皇和长孙皇后,只是可惜自己不能再父皇身边膝下尽孝了,希望父皇益寿延年。

这时的李承乾就像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在跟自己的父亲唠着家常,只是内容是永别。

公元644年,心怀愧意的李承乾在经历了一年的庶人生活后还是死了,其实他的心早在一年前谋逆之后就死了,只是当爹的李世民强留了自己的爱子一年,或许对于李承乾来说李世民是一个好父亲,但却不是一个了解他的父亲,因为李世民总是给他不需要的东西,一年前李承乾一心求死,李世民偏要强留,只是就算皇帝也留不住一个心死之人啊。

在李世民还在呆坐的时候,得到消息的长孙无忌也跑了过来,他是李承乾的舅舅,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更是李世民身边多年的伙伴,没人比他更明白李世民对自己孩子的感情了,他害怕李世民伤心过度,所以在知道消息之后赶紧就跑了过来。

李世民看着气喘吁吁的长孙无忌沙哑着声音道:“这回朕不希望有人阻拦朕,我要为承乾报仇。”

长孙无忌知道皇帝说的是对高句丽开战一事,渊盖苏文这太子谋逆一事中有洗不脱的关系,所以现在李承乾死了,皇帝想要报仇,可是说到底这跟渊盖苏文又有多大的关系呢?没有渊盖苏文的参与太子迟早还是会行谋逆之举的,但这样的话长孙无忌怎么能说出口呢?皇帝只是想给自己谋逆的儿子找一个借口罢了,比如蛊惑的李佑,老师魏征,这都是皇帝给李承乾找的借口,皇帝这个家长永远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本来就坏,特别是在跟皇帝的最后一次见面中,那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儿子,所以这都是皇帝的借口。

可是皇帝现在不得不找出这样一个借口,最近因为高句丽的开战与否君臣已经在朝堂上争论的不可开交,关系也很是僵硬,甚至几次朝会李世民都被气的朝会开到一半扔下朝臣就离开了,所以现在皇帝只想找一个强硬的理由对朝臣说不。

李世民不等长孙无忌开口就把他赶出了紫宸殿,现在他想一个人静静。

长孙无忌出门后就看见了站在不远处的太子李治,身边是回到原来位置的如意,在李治被正式册封为太子之后,如意也终于回到了曾经的位置继续侍奉皇帝,这样就成了李治跟着自己的父皇学习处理政事,如意也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件事。

李治和如意在皇帝得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被赶了出来,现在看到长孙无忌走了出来就赶紧走了过去问道:“舅舅,父皇怎么样了?”

长孙无忌叹气道:“承乾离世,皇上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悲痛万分,只怕对高句丽一战不可避免了,皇上这是哀兵必出啊,如果不打这一战我只担心皇上会被胸中的郁结之气急坏了身体,可是群臣那里只怕也要动刀兵了。”

李治在父皇身边这么长时间自然也明白了父皇一定要对高句丽开战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给自己打下一份基业,可是现在听舅舅长孙无忌的话音,如果再有朝臣阻拦开战,父皇可能就要动刀杀人了,可是这么多年来父皇从谏如流,爱臣如子的贤名不是就要被毁了吗?想到这里李治赶紧询问舅舅这件事该怎么办,可是长孙无忌也没有办法啊,现在他只能早做准备尽可能的减轻这些事带来的影响。

第二天群臣上朝却没有看到皇帝,这时有内侍监喊话才知道李承乾去世了,皇帝悲痛爱子,所以下葬前这几天的早朝都不开了,最终李世民的谋逆之子还是被以国公之礼下葬。

只是皇帝为一个被废为庶民的儿子停朝这件事让朝臣感觉到了一些异常,都在猜测皇帝意欲何为,最近皇帝因为高句丽的问题跟朝臣们闹得很僵,很多人都猜到了皇帝可能想要接着这件事发泄一番了,就看谁会倒霉了,很多世家之人则是暗喜,一个失去理智的皇帝对世家是一种好事,朝堂的一片反对高句丽开战的声音自然也会有世家的推波助澜。

另一边的李治这几天也在为这件事愁眉不展,为此他还特别找起居馆找到了如意想办法,在李治眼里如意总是能够想出主意来的,可是如意对此表示无能为力了,她每天也都陪在李治身边,皇帝每天对李治的教诲她也能一字不落的听到,这么一看她也算是皇帝的学生了,所以如意自然也是明白皇上为什么执意对高句丽开战,不管是从大的国之大义出发,还是从小的为李承乾报仇,为李治打下根基出发如意都是理解皇上的做法的,甚至是比李治更理解,所以如意更像是可以继承李世民衣钵的人,如果是她估计也会是和皇上一样的做法。

李治听到这里忧愁的道:“难道我们就只能看着父皇和朝臣开战吗?可是这样父皇会不会背上暴君的名声啊?”

如意听到李治这样说话,赶紧捂住了李治的嘴道:“殿下,不可以这样说皇上的!”

李治也明白自己说了大不敬的话,赶紧点头,如意才松开了手。

只是李治又开始说车轱辘话:“武内官,你快想想办法啊,这该怎么办啊?”

如意这些天都不知道听李治这样说了多少遍这样的话了,可是自己真的无能为力,只能无奈的道:“殿下,我也不知道啊,我想这种情况只能我的老师能够劝得住皇上了,可惜我的老师也已经去世了。”

李治知道如意说的老师是魏征,在魏征去世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还在高句丽,他也知道魏征自然不可能再活过来了,只能喃喃地道:“是啊,魏大人去世了,总不能在父皇的梦里劝谏父皇吧?”

如意听到这句话,眼神一动道:“梦里?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殿下你还是很聪明的,我们或许可以请求老师给皇上托梦了。”

李治看着如意则是惊呆了,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就可以成为办法吗?可是又怎么请魏征大人给父皇托梦呢?李治还是不明白如意的想法,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如意有办法就好了,之前如意的办法从来还没有失败过,这一次他同样相信如意的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