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36章 牛进达解西线之围 武杨氏拆如意之困

第36章 牛进达解西线之围 武杨氏拆如意之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子、如意等人回宫后生活也逐步回到了过去的样子,唯一不一样的是崇文馆再也没有了魏王李泰的身影,或者说唯二不一样,齐王李佑也被皇帝安排到了封地,不过相对于李泰的消失,李佑就不那么让人怀念,只是太子时常感慨自己少了一个知己。

不过这对于太子来说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眼下太子可谓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他知道父皇不在让李泰来崇文馆的意思,这就说明自己太子的位置依旧很稳固,李泰不再是威胁,这也是巡视灾情之前魏征对自己说的话,现在果然是这样,日后崇文馆再也没有跟自己争锋的人了,以后的崇文馆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崇文馆,再这样的情况下太子学习情绪高涨,倒是让皇帝和太子的几位老师稍稍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只是太子是好过了,如意却是难过了,太子看到魏王被赶走就以为是如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必然是如意在皇上那里证明了自己在治理蝗灾中的完美表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现在李佑不在崇文馆,只有如意算是自己的人了,皇帝没有明确的表示把如意安排到太子东宫,毕竟如意还有皇上才人的身份,所以低调处理比较合适,时间长了自然就没人会在意这个不起眼的女官了,太子是这么认为的,不得不说,太子在领悟皇帝的精神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南辕北辙的天赋,一点都理解不到皇帝对他这个太子的无奈和良苦用心。

鉴于此,太子日常都会对如意体现一下自己“礼贤下士”的优点,这个优点也是在魏王李泰离开以后才培养的,所以如意就会得到来自于太子殿下的日常嘘寒问暖,经常吃的点心水果茶水,时间长了就连其他的皇子公主都看出了太子对如意的与众不同,大部分人对于太子这样的做法不敢言说,但是有人却不在乎太子的身份,高阳公主有些看不下去就直接开口了:“太子殿下,作为你的臣妹,我还是想要劝谏一下,这个女官是父皇的五品才人,虽然只是一个低级妃嫔,但名义上还是父皇的后宫,所以殿下可否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才能配得上太子的身份,不然平白为此丢了身为太子的皇家威仪,臣妹认为不值当,殿下以为呢?”

太子本来心情还好,结果被高阳公主一顿说教,心里一阵不舒服,太子本来就讨厌被人说教,平时那些老师们不知死活的说教自己就算了,毕竟那是父皇给自己安排的,现在作为一个公主,还是自己的妹妹,也来说教自己,当真是不把自己这太子的身份放在眼里啊,太子一句放肆就想说出口,可是话还没出口,太子就先怂了,之前高阳公主教训李佑的事太子可是有多耳闻的,他可不想再触这个霉头,到时候那可是真的丢脸了,李佑只是一个齐王,丢点脸无所谓,如果作为太子的自己再丢脸的话,那可真是在诸皇子面前抬不起头来了,那才是真的不值当,再说了,高阳公主不论再怎么有才华,她都只是一个女子,迟早是要出嫁的,这在根本是上跟太子没有冲突的,太子更没有必要为此与高阳公主搞得面红耳赤,要时刻保持自己身为太子的气度,于是太子尴尬一笑道:“臣妹说的有道理,不过为兄只是礼贤下士罢了,所以臣妹不必太过担心,作为一国之储君,为兄还是有分寸的。”说完不待高阳公主继续说教自己就赶紧离开了。

礼贤下士?高阳公主都不想理会这个离奇的借口,对父皇的女官礼贤下士?莫不是脑子有问题?太子是走了,但如意却不敢离开,因为高阳公主一直在盯着她,这让如意一动不敢动,如意看着气势逼人的高阳公主本来还想解释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低下了头,高阳公主旁边的文成郡主笑了一说道:“跟她没关系,所以你不必在她身上撒气。”

高阳公主道:“我知道跟她没关系,但我却看不出她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先是李佑来调戏她,现在又是太子来厚待她,我真的看不出来啊,一个普普通通的内宫女官,难道还真有红颜祸水的命格不成吗?”

文成郡主笑道:“哪来的什么红颜祸水,只不过是那些男人找借口的推辞罢了,就算有红颜祸水,我想那也应该是你才对,毕竟普通的女人可配不上祸水这个词,哈哈。”

高阳公主道:“我不会成为红颜祸水的,因为我不可能成为男人的借口,你倒是有可能,柔柔弱弱的,迟早被人欺负了,还得我给你出气。”

说完两个人都是笑,然后高阳公主又看向如意道:“我不知道太子究竟看上了你哪一点,但是你该知道你们身份上的差异,你是父皇的女官,他是太子,我不希望你因为不得宠就起了其他的坏心思,这对你来说就是非分之想,如果一旦你们有什么越轨之举那就是损伤了父皇和整个大唐的颜面,这是即使杀你一百回也无法挽回的事,所以我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你懂吗?”

如意赶紧道:“小女明白,小女从不曾有过非分之想。”

高阳公主点头道:“很好,有自知之明的人总能在宫里活更长久,但是我还是要劝你,宫里的很多事并不以你的意志发展,你看起来是可以拒绝太子的要求,但很多时候你并没有拒绝的能力,我不想怀疑你的决心,但人就是这样的,决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选择,我给你的建议是离开崇文馆,离开太子的视野,这是你自保的方法,至于听不听是你的事情,毕竟宫人斜不差你这一个孤魂。”说完就跟着文成郡主一起离开了。

如意知道这是高阳公主对自己的忠告,她倒是不怀疑高阳公主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坏心思,因为之前李佑调戏自己的时候也是高阳公主帮自己解围,或许不是帮自己解围,自己这样的小人物还不入高阳公主的法眼,高阳只是在乎皇家的颜面,害怕因为自己这样的低微之人做出有损皇家颜面的事,所以给出了忠告,甚至在如意想来,高阳都不屑于对自己做出什么事,因为高阳是一个高傲的人,高高在上还真像是太阳,针对自己这样的人?在高阳看来或许就是一种侮辱,不过现在自己也该思考刚刚高阳公主的建议了,为了自己的安全,或许离开崇文馆是最好的选择,这件事必须择机对皇上请求,不过在这之前,如意还是想跟自己的娘亲杨氏商量一下。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大唐的内忧外患的蝗灾在如意和李治的各种巧合下得到解决,但东西两处的犯边之事依旧存在,战事一起就没人能够预料到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会持续多长时间,不过好在皇帝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焦虑,只需静待结果就可以了。

最先传来消息的是西线战事,侯君集来信,皇帝拆开信封就大笑起来,连声喊“好”,魏征等人也是咽下了一口气,现在看来是好消息了。

侯君集来信,信里写道在吐蕃入侵松洲朝廷决定反击之后,因为皇帝只求此战必胜,作为大将军的侯君集为了求稳,聚集了很多的人马作为主力,这样各式的装备,粮草就需要很长的时间,可是吐蕃犯边就在眼前,于是委派将军牛进达作为先锋先行抵御吐蕃的进攻,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牛进达居然直接把握战机一举击败了犯边的吐蕃军,吐蕃军也是震惊于唐军的骁勇,不论是装备还是战马唐军都是优于吐蕃,并且得知唐军主力还在奔赴战场的路上,也就有了退意,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皇帝的猜测是正确的,吐蕃的确没有真正对大唐开战的意思,不然就算会败,但肯定不会直接选择退走,毕竟吐蕃还是很强悍的存在,在犯边松洲之前已经接连击败吐谷浑、党项和白兰羌。

侯君集接到吐蕃败退的消息后,还是不敢确定这到底是不是吐蕃的疑兵之计,为了求稳还是带着自己的大军主力来到了战场附近,其实这也是吐蕃的打算,之前只知道唐军善战,但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并没有直观的了解,现在看着侯君集带来的大唐主力,也是认识到了唐军的强大,百里连营,旌旗遍布,战马奔腾,气势森然,的确是百战之师,这时吐蕃才有了真正的退走之心,这样的大势面前,个人的骁勇已经不值一提,即使吐蕃军各个悍不畏死也不可能冲破这样的洪流,这是量上的差别,更别说双方的装备也不能同日而语,所以开始遣使谢罪求和,并且为了表示诚意,吐蕃王松赞干布直接退兵离开了已经占领的吐谷浑、党项、白兰羌之地,侯君集就是在这样的结果下为皇帝上报了战果,并且隐晦的提及了吐蕃想要和亲的意思,这也是在皇帝的预料之中,这也是皇帝最想要的结果,只有这样他才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高句丽,完成自己的夙愿。

侯君集的消息虽然已经到了,但是吐蕃求和亲的国书和敬献的国礼还在路上,因为出于对唐皇帝的尊重,松赞干布派出了自己的大论薛禄东赞前来长安(相当于唐宰相),所以陪同的队伍堪称浩大,这样的长途跋涉就注定了不会走得太快,可能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只是和亲的事已经需要皇帝开始摆上了皇帝的案头。

和亲,这件事对于大唐来说并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之前也有把皇家宗室女嫁给异族的先例,也就是在一年前,弘化大长公主被皇帝嫁到了吐谷浑,但是大唐对嫁女和亲的事是不同于汉初的汉匈和亲,虽然都是和亲,但汉初是因为自己属于较弱的一方,对匈奴的和亲是真的求和,而唐的和亲多数时候是在唐击败对方之后的拉拢和控制,甚至是优待,也是用皇家女的联姻以示优待。

只是这一次的吐蕃和亲却不同以往,大唐并没有真正的击败吐蕃,一是皇帝没有太多的耐心,现在皇帝满脑子的执念都是击败高句丽,而想要击败吐蕃必然不是一年半载能够结束的,皇帝不想把精力浪费在这件事上面,二是征服吐蕃并没有太多可以看得见的利益,击败突厥可以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击败吐谷浑、高昌就可以打通前往西域的通道,重启丝绸之路,击败高句丽这是皇帝的夙愿,这样可以解开大唐从皇帝到百姓的心结,从此唐人就是唐人,不再是隋人,大唐也不再是唐承隋制,而是汉唐之风,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这是李世民必打的一战,甚至是想要必胜的一战,这样对比下来,吐蕃对于皇帝就是鸡肋,之前在战事初期就已经做出了分析,吐蕃气候多变,土地贫瘠,百姓不事农桑,这样的地方皇帝拿来干嘛?更别说现在的吐蕃在明主松赞干布的治理下还算是块难啃的骨头,所以皇帝对此更加没有兴趣,也就不想再耗费时间,宁愿选择用和亲的方式来解决。

只是和亲归和亲,皇帝的性子却不会允许自己签这城下之盟,渭水之盟这样的屈辱有一次就够了,和可以,但必须是赢了以后的和,这也是皇帝要求侯君集此战不惜代价只求必胜的原因,现在皇帝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和亲的人选该怎么抉择?毕竟这一次的和亲不同于以往,大唐虽然取胜,但吐蕃并没有完全被击败,这就决定和亲不只是和亲,还要能够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发挥作用,皇帝可不想被吐蕃接二连三的要求和亲,最后成了汉匈和亲的那样,再有就是皇帝可不想在自己远征高句丽的时候接到后院着火的消息,所以和亲吐蕃的人选就成了皇帝不得不深思熟虑的事,因为这样的难题不亚于一场战争,并且是没有支援的战争,皇帝的选将就需要万分慎重。

另一边,如意在听了高阳公主的话以后,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所以就想问一问自己的娘杨氏,就找了一个借口出的宫来,这还是在自己家搬家以后如意第一次回家,上一次如意被皇帝册封为才人,她的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都得了一个通直郎的散官,为此武家大伯武士棱特别选择来长安城居住,让杨氏的这两个“孩子”多多“尽孝”。

这都是杨豫之给如意带来的母亲杨氏在给如意的信里写的,杨氏没写的是武士棱想要买房子钱不够都是找自己要的,杨氏哪有钱?只能跟自己的哥哥杨师道借,说是借,可杨师道也没有想要自己的妹妹还过,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妹妹抱不平罢了,之前因为隋亡杨氏家族败落,杨氏不得不跟一些朝堂新贵结合,所以杨氏嫁给了武士彟,却没想到在武士彟去世后武家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妹妹,妹妹为了家丑不想外传只能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咽,这也没什么,就算是妹妹被赶出家门,还有自己来照顾,可是这武家也太不要脸了,自己的外甥女冒着生命危险在宫里博得了一个才人的身份,这些人又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屁颠屁颠的跑来了长安,甚至买房子还要来找“母亲”杨氏要钱,现在想起来“尽孝”了?之前把孤女寡母大冬天赶出家门的时候怎么不提尽孝?这可把杨师道气得不轻,但还是被自己的妹妹劝了下来,毕竟武元庆和武元爽还是武士彟的孩子,也就算是杨氏的孩子,如意的哥哥,虽然他们对自己不好,但还是不想武家散了,这会让杨氏觉得有愧于武士彟,并且让武家重归于初也是如意的愿望,所以她才会决意进宫,希望用自己女子的身份改变命运,言至于此,杨师道知道自己的妹妹说的都有道理,只能喟然一叹。

这些东西如意都不知道,杨氏知道女儿在宫中不易,也是报喜不报忧,所以如意知道的就是武家兄弟来长安买房子为杨氏尽孝来了,听到杨氏这样说如意就开心多了,这也是她冒险进宫的目的,现在算是满足了。

唐时的宫廷管理因为社会风气的原因,以及六尚制度的各司其职,对于宫人的管理并不会向后面的朝代一样严格,也不会绝对禁止后宫之人出宫,甚至一些后妃还会在皇宫之外有自己单独的处所,不太重要的事情只是需要每次出宫向内侍监(内侍省主官,官职名称)报备以及向皇上请求。

如意到家之后正好看到了牵着马载着青蝉的郭孝慎,原来郭孝慎就是为侯君集送信的信使,这是郭孝慎对侯君集特别请求的事情,这高头大马又是引得武家兄弟一阵艳羡,武士棱没有出来,只是二人也没有过多停留,就一起出去游玩昆明湖了,还是一切照旧,青蝉给郭孝慎跳舞,郭孝慎给如意讲天南地北,各地风俗,还有各地的舞蹈,对此杨氏和如意也是习以为常,随二人自去。

杨氏知道如意能出宫找自己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才会来找自己,所以在郭孝慎和青蝉离开之后就不动声色的让如意进屋,如意也是跟两位兄长示意一下就跟着杨氏走开了,武家兄弟二人不知道如意回家干嘛,这也是如意被赶出武家之后大家的第一次见面,所以兄弟两个尴尬一笑就过去了。

如意跟着娘亲杨氏到了屋子里,细细的说了自己现在遇到的难题,太子为了自己能够在皇帝前面说自己的好话,用登基以后后宫的位置收买和拉拢如意,如意说完这些话,杨氏感觉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前隐太子李建成也这么做过,那时候隐太子也是为了自己太子之位的稳固,收买和拉拢了很多皇帝李渊的后宫妃嫔,不但在李渊面前说够了隐太子的好话,也在李渊面前说够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的坏话,这一样的套路居然会落在自己的女儿如意的身上,皇宫之内还真是没有新鲜事啊,故事也总是在重演,只是过程总是勾心斗角,结果也是血淋淋的。

如意听母亲这么说才知道了过去的一些皇宫中的往事,原来隐太子也做过这样的事,自己现在经历的都是过去别人已经经历过的,或者说母亲甚至是亲眼所见的,这也是杨氏不想如意进宫的原因,你可以不去惹事,但事情会来找你,你很难躲得过去,这时候如意反而有些后悔自己的作为了,明明娘亲说过不要表现的太优秀,结果还是因为救灾的原因被太子盯上了,现在只能看杨氏给自己的女儿什么建议了。

在杨氏母女还在商量的时候,武士棱得到了如意回家的消息,心里一股子气,因为如意回家没有先去看望自己这个武家的大伯,现在武士彟去世了,自己不就算是武家的话事人吗?如意却没有第一时间来看自己,没规矩,武家兄弟还说了一句,如意好像是有什么事来家里跟杨氏商量,武士棱眼睛也是一瞪,一群妇人之见,有什么事她们能商量出结果,再说了现在如意就是武家能不能重新崛起的希望,有什么事也得自己出主意才行,靠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杨氏能有什么办法?如果当年不是杨氏的阻挡,武家靠着武士彟早就成了世家子弟了,结果现在呢?想到这里武士棱马上就向杨氏的屋子走了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