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入梦后,be爆改he > 第21章 升旗仪式

第21章 升旗仪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沿江一中每周一有个固定流程—升旗仪式。

前几周刚好碰上下雨,所以免了,这周天气晴好,也就正好补上了。

升旗仪式本没什么大不同。

不同的是,沿江一中的升旗仪式定在早读时间。

虽然不用早读,省了点口舌,但是一大早跑到操场吹风,也美妙不到哪里去,所以超过一半的人更想留在教室早读。

路灯不大给力,一片黑灯瞎火里,冯乐川和余年还在教学楼门前。

本来后门距离操场更近,但是两人骑着小电驴绕了大半圈,愣是没有找到一个空车位。

等把小电驴在前校门附近得车位安置好,已经是10分钟后了,10分钟何其宝贵,徒步都能走1千米,更不用说用跑的。

本周值周老师是刘流,远远地就能听见他的声音通过广播,正在操场上4D环绕,穿透力极强,

“还有2分钟。”

还有2分钟升旗仪式开始。

“到时候我看谁还在跑,我就把Ta请到主席台上来。”

“让大家免费观摩一下。”

要死。

冯乐川已经在心里,让刘流见识了一整套左勾拳,右勾拳。

咬牙追上余年,“我觉得要来不及了。”

余年速度慢下来,侧身问,“那回教室?”

冯乐川觉得不行,“步高应该要巡楼。”

刚说完,余年就拽上冯乐川的手继续开跑,“那还傻愣着干什么。”

操场的广播,“还有1分钟。”

刘流还在倒计时和威胁。

“我非得治治你们这拖拉的毛病。”

“我看下次谁敢在升旗仪式迟到。”

喉咙灌进一口冷风,感觉肺要跟着癫出来了,跑到操场,1分钟倒计时刚好结束。

刘流站在主席台上逮人,“那个还在跑的,给我站住。”

“在21班后面,杨老师帮我逮一下。”

听得冯乐川和余年立刻刹住脚步。

站在操场入口,从右向左,35班到1班依次排列递减,现在冯乐川和余年还要穿过密密麻麻的方阵,分别找到16班和13班。

索性,冯乐川拉着余年站在了35班后面。

余年偏头低声问冯乐川,“老油条了?”

冯乐川笑着狡辩,“哪有,初犯初犯。”

旁边35班班主任突然呼唤班长,“我们班有这么多人吗?我怎么感觉人变多了?”

“你点一下人头。”

怕13班也要点人数,冯乐川飞快给陈凌云发了个消息,委托他代劳一下。

集合集会,各班的班长少不了一起坐会议室,冯乐川几乎认识整个年级的班长。

35班班长叫陶冶,双手合十拜一拜,冯乐川向迎面走过来的人比口型,“桃子桃子,拜托拜托。”

然后用手指指自己和旁边的余年。

有一个人在忽悠了,其他人也开始忽悠,陶冶一路下来收到不少眼神示意。

了然,他脸不红心不跳地去向35班班主任汇报,“徐老师,除了两个请假的同学,我们班全勤。”

徐老师年纪有点大,镜片度数有点高,操场光线又不太明亮,看不清。

徐老师奇怪,“怎么少了2个还比隔壁班多出来一截?”

有水,以为是天降甘露,陶冶抬手擦了一下额头,“可能前面同学站得比较宽松。”

徐老师,“那你让他们站挤点。”

“多出这么一截,像什么话。”

不是雨水,是汗水,陶冶又擦了一下额头,“可能,有点难。”

因为不止冯乐川和余年,还有其他老油条。

毕竟多出来10几个人,要缩短成和隔壁班一样的方阵规格,挺难的。

徐老师,“?”

陶冶还在挣扎,“徐老师,没事。”

“站松一点安全点。”

就挺怕出安全事故的。

陶冶突然打断,“徐老师,国歌响了,别说话了。”

他们说话声不小,冯乐川自然听到了,注目礼行完,冯乐川终于松了一口气。

突然旁边余年走出队伍,冯乐川的心又悬起来,一把扯住他,“你干什么,不是没事了吗?”

“国旗下发言。”余年很平淡地说。

冯乐川震惊,突然意识到,这周是高二16班值周。

松手,放开余年,突然有点后怕,如果刚刚自己同意回教室……

一般要上主席台的人,都是用跑的。

余年不愧是二般人,他是用走的。

双手接过刘流给过来的话筒,余年的声音通过广播传入耳膜。

“大家好,我是21级16班余年。”

16班原定的发言人感冒请假了,王中举记性不大好,今早才想起来这茬,他觉得余年觉得行,也觉得他一定带手机了,所以临危受命余年上台讲话。

“没准备稿子。”

王中举让余年随便几句就行,恰好余年也不打算多说,

“下面说三句。”

“三月雷锋月。”

“鼓励大家乐于助人。”

“就讲这么多,解散。”

隔着太远,也没带眼镜,冯乐川看不清余年的表情,极力眯眼,也只能看到,他单手端着话筒,另一只手揣进校服口袋,看着游刃有余,自得闲适。

语音冷冷清清,语调波澜不惊言简意赅,台下的学生不仅感动极了,还格外欣赏他这风格,所以台下掌声雷动,人群四散。

刘流走上台夺过话筒,对余年说,“小兔崽子,我还没讲呢。”

余年改成双手揣兜,“不好意思,第一次上台发言,不清楚流程。”

刘流想用话筒喊台下的同学站住,但是稀稀拉拉一群黑点,已经有人跑到了操场边,估计要喊也不能全部站住,刘流只能作罢。

回到教室熬过了早读,刘流还是发言了,他讲要延续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要勤于奉献、乐于助人,也说高二下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有同学吐槽,“用广播占了半节班会。”

“还不如余年的三句。”

周考过后,周一周二一般都是评讲试卷。

班会和语文课过后,是两节连着的生物课。

教务处的老师解释,两节课连排,如果是上新课,可以一节课上课,一节课及时做练习。如果下雨不跑操,可以搭上中间的大课间,连着做一套试卷。

正如昨天晚自习说的,生物老师冉苒很生气。

“你们班这次平均分居然被壮志班超了。”

“虽然超你们的班,也是我教的。”

“但是,你们是凌云班啊,底子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

“怎么还能被超了呢?”

“……”

“没到平均分的同学晚四来找我一趟。”

“现在开始评讲试卷。”

“先讲选择题。”

冉苒是一位女老师,脾气有点暴躁,一点就炸,但是浑身孩子气,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

第三节课才过半,有人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有人在瞌睡打盹,有人在神游天外,把试卷放在讲桌上,冉苒清了清嗓子,“小冉课堂开课了。”

“上一回合讲到哪了?”

一个激灵,有人反应过来。

“讲到孟江结婚了!”

孟江是13班的数学老师,是一位斯斯文文的男老师,常年白衬衣黑西裤,喜欢讲完一道数学题,就推一推黑色细框眼镜腿,淡淡地问大家:“听懂了没?”

如果有人说:“没听懂。”

孟江就会拿起粉笔,“那我再讲一遍。”讲得细,讲得慢,想听不懂都难,是13班女生公认的男神。

男神居然结婚了?

有女生疑惑:“孟老师恋爱了吗?”

冉苒惊,虽然自己爱讲故事,但是从不讲别人的感情史 ,冉苒还是相信自己人品的。

“我什么时候讲他结婚了?”

男生接着说:“你说他给一位女老师送过花。”

冉苒拣捡起一个粉笔头扔过去,精准爆头:“周文德,你有病吧?

“我说的是送的爆米花。”

其实是在炸供。

书山题海太过无趣,还是八卦吃瓜有趣,青春期的躁动少年,见到一点情爱的苗头,就想要刨根问底。

“真是造谣一条腿,辟谣跑断腿。”冉苒要气死了。

爆米花想到花,送花想到表白,表白想到结婚。

冉苒开玩笑:“你想象力这么丰富,别读书了,去写小说吧。”

那个机灵的男生换了个说法:“那就是还在暧昧期?”

“我不知道,数学课你们自己去问他。”

因为爆米花是送给冉苒的,想着言多必失,冉苒索性不说。

突然有人问:“小冉老师周末怎么安排?”

冉苒立刻来精神了,想也不想的就答:“去度假!”

配合默契,换个人连续追问:“几号走啊?”

冉苒毫无察觉已经入了圈套:“28号走!去玩3天!”

13班众人:“芜湖!28号放月假!放三天!”冉苒恼:“你们又套我话!不准外传,听见没有!”

冉苒总是被这群小兔崽子套话,一些长假的放假安排,班主任还没宣布,就已经这她这里漏了风。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后半节课的效果果然好很多。

昨天晚上发的生物作业是冉苒东拼西揍,精心组合出来的一张试卷,针对月考失分最多的题型,专门为13班同学量身打造。

冉苒总结,“40分的选择题,你们班的平均分只有34。”

“对平行班来说可能还看得过去,但是对你们来说,就是马失前蹄,大忌!”

第二节生物课下课了,冉苒给课代表布置任务:

“后面几天,每天都练一套选择题,再四道大题题型,每天轮一道。”

“我没说,就是默认这么布置作业。”

“每天大课间到我办公室领选择题试卷,大题题型课代表看着选。”

八卦之心一直熊熊燃烧到数学课上课,几乎是争先恐后,“孟老师,师娘是谁?”

孟江推推眼镜,很冷静:“不信谣、不传谣。”

有人吐槽:“孟老师真冷漠,怪不得现在还没女朋友。”

孟江置若罔闻:“今天继续讲试卷。”

试卷进度拉到了最后一道大题,孟江先讲标准答案,中途粉笔写断一只,板书擦掉一次,才完完整整地讲完一道大题。

有学生震惊:“天哪,这么多?”

“我答题卡都写不下吧?”

孟江正拿纸巾擦手指上的粉笔灰,听到也不回,只拿起粉笔转身,又在板书上画了几个圈。

笑着说:“考试的时候,写得分点就行。”

“这几个圈着的公式就是关键得分点。考场上能写到哪,就算到哪吧。”

抄板书的一位同学感叹:“天呐,真的有人能在考场做出第三问吗?”

孟江点点头,“有的,这次周考有5个人做出了第三问,其中有个在壮志班。”

听得冯乐川心头一跳,果然,孟江说:“16班余年。”

数学老师接着夸:“很厉害。”

“如果他到我们班来了,我要让他做我的课代表。”

数学课代表一职在13班离职率过高,所有从高二开始这个职位是全班一人一周轮着当的。

孟江能这么夸,说明他也是真的欣赏余年。

有女生苦恼:“可是我从来没做到过第三问。”

孟江双手撑在讲桌上,环视四周:“其实,你们都可以去尝试。”

“不然,为什么我讲一遍,你们就都听懂了?”

“不是夸张。”

“我是老师,我能从你们的表情,一眼就看出来你们懂没懂。”

“很多人不喜欢数学。”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不自信。”

“怕自己考得不好,与自己的期望值相距甚远。”

“所以怕得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去。”

“变得不敢做题。”

“当然,考试还是要多得点分,不是让你们考场就专研一个难题。”

“我是鼓励你们课下多去尝试难题,比如最后一道大题的第三问。”

下课铃声响起,孟江结尾。

“改变只在当下。”

“大家共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