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谁的青春不跌宕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溪村的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炎热,知了在绿的茂盛的树上叫个不停,仿佛也在吐槽这天热的不同寻常。

蒋淑怡只在头上戴了个防晒帽在自家西瓜地里巡视,帽檐不够大,连巴掌大小的脸都遮不住,露出来的胳膊和小腿被太阳晒得黑的发亮。

最近天热,连老鼠都为了解暑来地里偷瓜吃。

这不,避开蜿蜒生长随处爬行的西瓜藤,才没走几步进去,就看见瓜地里不大的西瓜被啃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粉白的西瓜瓤,明显还没有熟透就遭受到了破坏!

蒋淑怡皱着眉头忿忿的想,这要是再长长,这瓜就能再大点,再红点,摘下来放井水里镇着,镇好了取出来从中间切一半,拿个小铁勺兜着吃......

想着想着蒋淑怡皱着的眉目舒展开来,眼睛慢慢眯起,仿佛已经用勺子挖出了西瓜中间最甜最脆的那一块,一下就缓解了夏日蒸出的浓重暑气。

可是这想象中甘甜美味的一幕并没有发生,实际上,放眼看去,瓜地里像这样只被啃了一口的西瓜还有很多,一,二,三.......十六,蒋淑怡数了数,十六个瓜被嚯嚯了,边把这些瓜从藤上拽下来边打算下一次和外婆去市集上要买些老鼠夹子,消灭这些铺张浪费到极致的臭老鼠。

又逡巡一圈,摆正那些要爬出田埂外的西瓜藤尖尖,数了数还没被破坏的西瓜个数,蒋淑怡便摘了几个熟了的瓜放到竹篮里,提回了家。

隔老远还没进门,坐在门口等着的弟弟就喊起来了,“姐姐!姐姐!摘了几个回来!”

边喊边指挥在一边做手工的奶奶,“奶奶,快把水龙头打开,等姐姐到了就可以马上把西瓜放进水池里去。”

“知道了你这个贪吃鬼!”奶奶点点头,放下手中的活计,打开水龙头蓄水。这个水龙头的水是从井里接过来的,水龙头里出来的水冰冰凉凉的,镇西瓜刚刚好。

“外婆,气死啦!”蒋淑怡提着篮子走进门来,脸颊气鼓鼓的,“我去地里看了下,本来才二十来个瓜,结果好些还被老鼠给啃破了!”

把手中的篮子递给外婆,帮着取出里面的西瓜,“熟了的还没被啃的就剩这几个了!我都摘回来了,省的便宜那群臭老鼠!”

“啊!臭老鼠,要不是我腿还没好,我非得下地去把它们都收拾了!”弟弟在一边更加忿忿,“那是我辛苦种得嘞,为这还不小心扭伤了脚,该死的老鼠!”

“哈哈,就你会揽功劳,那不是舅舅种的么,你就在边上加油给他鼓劲来着。”蒋淑怡笑弯了眼睛,无情戳破了弟弟吹出来的牛皮。

“那我也在边上出力气了呀!而且瓜田管理员可是我!再说你看我的脚!出力气的证明!”

“好了好了,等瓜镇好吃吧,你的丰功伟绩我可不想再听外婆叨叨!”蒋淑怡止住了弟弟还想揽功的话,撇了眼弟弟包扎着的脚,和外婆相视一笑。

弟弟这脚啊,是有回非要吵着要舅舅带他去瓜地里看看,傍晚天刚好黑了,看不大清路。

而瓜地位置本身就在斜坡上,斜坡下有条小水沟,西瓜藤就爱往下长到坡里去,弟弟兴奋又激动的去爬坡,一个没注意,就滚了下去,还好只是脚扭伤了,没啥大事情,休养个几天就行了。

外婆摸了摸水里浸着的西瓜,“镇好了,茜茜去拿水果刀来。”外婆喜欢喊蒋淑怡小名,村里在没起大名以前都会先随便起个小名叫叫,外婆叫茜茜也比较顺口。

蒋淑怡应了声就进去里面厨房拿了水果刀,弟弟在边上喊,“我来我来!”

蒋淑怡便把刀递给弟弟周俊杰,周俊杰拿到就对着西瓜一刀劈了下去,利落的劈成两半,“来姐姐给你,你一半,我一半!”完全忘了还要给奶奶也切点,妥妥是姐姐的跟屁虫,啥事儿都紧着姐姐先。

外婆在边上没好气点点弟弟的脑袋,“你就和姐姐亲,奶奶你是一点没想起来啊!”

“那不是还有么,你再切一个就是了!”弟弟周俊杰嬉皮笑脸,“奶奶你一个人吃一个都行!看我对您多大方~”

“哼!奶奶是猪哦!”

吵吵闹闹间,瓤红籽黑清清爽爽的瓜便下肚了两个,外婆吃完抹抹嘴巴,和蒋淑怡说,“茜茜,晚上你爸妈回来,要和你说送你去镇上读书的事情。”

“哦,知道了!晚上看他们怎么说吧。”蒋淑怡道了声知道了就去陪弟弟玩了。

蒋淑怡其实是被爸妈寄养在外婆家的。

蒋淑怡的奶奶陈美玲因为和蒋淑怡的妈妈周宝娴,关系一直不好,连带着也讨厌起了蒋淑怡,所以压根不愿意带蒋淑怡。

而周宝娴和蒋智康在城里做生意,虽然是小本生意但是十分忙碌,根本没工夫管蒋淑怡,因此蒋淑怡从小就是外婆带大的,父母每周回来看一看蒋淑怡过的怎么样。

蒋淑怡在外婆家一呆就是十二年,转眼蒋淑怡也小学毕业了,小学在外婆家这边的村小读的,当时为了让蒋淑怡能在这里读小学,还托了个学校里认识的老师,找到校长那里去弄了个借读的名额,这名额只需要交借读费就有,借读费看在都是村里认识的人的份上,意思意思每个学期交个几百块就行了。

两千零八年的几百块其实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得看是什么样的人家拿出来的几百块。

对于蒋淑怡一家来说,几百块其实算点钱了,她父母此前都是在厂里打工的,每个月挣不了多少钱。除开每个月给外婆一家的几千寄养费,还有蒋淑怡上学的费用,再加上两人本身生活必须的开支,其实家里不剩多少钱了,因此蒋淑怡爸妈,也就是蒋智康和周宝娴两个人一合计,进厂打工养不起蒋淑怡啊,这日子没办法过的,于是两人在蒋智康村里一个叔伯的牵线下到了城里的农贸市场卖菜。

买菜站稳脚跟以后,蒋智康和周宝娴两个人开始慢慢有余力来管蒋淑怡了,凑巧蒋淑怡也到了该上初中的年纪了,按当时的政策,初中只能就近入学,蒋淑怡家的老房子在桥溪镇附近的一个小村落里,按学区划分,蒋淑怡是被划分到桥溪镇镇中去读初中的。

但蒋智康和周宝娴两个人在城里做生意,总归消息会灵通一点,知道其实城里读初中师资力量更强大一点,对于小孩来说能学到的知识也更多一点,于是萌生了把蒋淑怡接到城里去读初中的想法。

周宝娴本来是打算拍板决定让蒋淑怡来城里的,但是蒋智康考虑到家里经济情况,给周宝娴说家里可能的确没有这个条件,有点犹豫,两人一合计,蒋智康最后定下来,把情况和蒋淑怡说,让蒋淑怡自己决定。如果蒋淑怡想去城里,那就咬咬牙给她安排进去,如果蒋淑怡不想,那就省一笔。

晚上一家人都围坐在餐桌上,蒋淑怡舅舅周宝俊和舅妈王甜也下班回来了,一起商量蒋淑怡初中到底去哪儿读这件事情。

从这里看来,蒋淑怡一家可谓是把民主贯彻的非常到底了。

蒋智康和周宝娴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一股脑倒出来,意思是,如果蒋淑怡想去城里读,那就多花点钱去城里借读。如果是这样,那蒋淑怡想要考邬县最好的高中的话,就必须达到当年中考的标准划线分成为直招生,凭借城里的师资力量,拼一把结果尚未可知。

而如果是在桥溪镇读镇中的话,只需要学杂费,如果直招生的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定向生的路线,也就是说,可以以低于标准划线分的分数去读邬县第一高中,但是这个也有风险,虽然对成绩要求低了,但是如果当年镇中考到标准线上的直招生人数少的话,那么按照比例划分下来的定向生名额也就不多了。

现在就两条路摆在了蒋淑怡面前,需要蒋淑怡自己选择。

“去城里读要多少——”蒋淑怡话还没问完,外婆开口了,“茜茜啊,你要是去城里读数,外婆是不是就不能经常看见你啦?”她说着忽然抹起了眼泪。

人年纪大了,有时候是容易会伤春悲秋一点,譬如现在,明明蒋淑怡还没有做出选择,外婆就已经想到万一蒋淑怡去城里怎么办,她见不到外孙女怎么办了。

“妈,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如果去城里读,周末我们会带茜茜回来看你的,反正现在车也买了,回来也方便。”周宝娴听老人家这满是不舍的话说出口,立马安抚了几句,她还是更倾向于让蒋淑怡去城里读初中,学校好不说,还方便管教。

“就是,妈你想太多了,茜茜又不是不回来了。”舅舅周宝俊也补充道,“我倒是还想知道,茜茜如果去城里读的话,她住哪儿?”他想了想,又问,“城里的借读费可不是小数目吧?”

周宝俊对周宝娴夫妻俩的情况了解的也不算多,但他知道蒋智康两夫妻目前只是买了车,房子目前还买不起,两夫妻为图便宜只租了个单间,因此他针对蒋淑怡去城里的住宿以及借读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这个不用担心,虽然城里学校没有寄宿宿舍,但如果茜茜去城里读,那我们就换个大套间租就是了。”蒋智康一锤定音,“至于借读费这些都不是问题。”蒋智康向来要面子,什么大话都先往外说,哪怕经济实力或许并不允许。

“我也只是问问,茜茜如果还在桥溪镇读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去寄宿了?”周宝俊对这方面不了解,又继续问了问。

“是呀,镇中是可以寄宿的。”蒋智康解答道。

“如果去镇中,那茜茜就可以体验下集体生活了,读小学的时候茜茜不是就闹着要去寄宿么?”周宝俊又说起小学的时候蒋淑怡闹出来的事情。

当时因为蒋淑怡玩的好的玩伴都在学校寄宿,蒋淑怡在家只能和弟弟玩,有点无聊,就想着去学校寄宿,但是外婆不肯,要她在家,不要去寄宿,她和蒋淑怡说,村里的小孩都不知道有多少脏的。

外婆给蒋淑怡随便举个例子说,隔壁邻居家的女儿因为父母去外面务工,爷爷奶奶也在忙没时间管,就去小学寄宿了,就寄宿了一学期,回来以后的那个暑假,头上长满了虱子,当时外婆还去帮忙筛了下,看到那筛出来的密密麻麻的虱子,到现在还感觉头皮发麻。

见蒋淑怡不信,外婆又说,她一个好朋友家的孙子,也去寄宿了,给他买了一些小玩具带去玩,结果拿到了学校,第一天还能在宿舍看见,第二天玩具的影子都没有了,那些小孩手脚可不干净了,小偷小摸的可多了。

外婆因为这些事情对寄宿没啥好感,也就不允许蒋淑怡去村小寄宿,但是蒋淑怡一听蒋智康说镇中可以寄宿,立马心动了,拍板决定,就去桥溪镇镇中读初中了!

众人无语,蒋淑怡对寄宿的执念是有多大啊!小时候被阻拦了不说,现在还是心心念念。

外婆还想阻止,蒋淑怡立马说,“外婆,我在镇上读书也方便回来的,周末想回来公交车直接坐回来嘛!去城里我难得见到外婆了!”

没想到这么一个严肃的事情,就因为蒋淑怡想体验下寄宿就这么定了下来。蒋淑怡这么说了,大家都以为蒋淑怡是想去体验集体生活才选的镇中,但其实不是的,真正的原因是她对家里的经济情况其实多少知道一点,根本不像蒋智康所说的不是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