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倚楼望桑田 > 第28章 送茶

第28章 送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铁树村。

买回橄榄种子,陶真晓当晚就用水泡种子,准备第二天播种,半点不耽误。

第二天,她把菜盆里已经发芽生根的菜苗移植到院子里的山土坛里,把盆用来种橄榄种子。

这会儿三月,是播种的好时候。

“真儿,这种子什么时候能结果?”陶佳文帮女儿翻土,也跟女儿学学种东西。

“五年左右,种的好的话能更早,我不会种,还是得正常种。”真晓回道。

“啊?”陶佳文惊讶,“这么久,我还以为年底能收东西呢,那你要做生意怎么办?等那么久?”

他知道女儿需要橄榄榨取橄榄精油。

真晓看了父亲一眼,解释道:“这是为以后做准备,也不太久,只要种出橄榄树来,叶子也能用。”

她买的是油橄榄种子,果实、树叶甚是茎根都有用。

“那也得等两三年,树可长不快……。”父亲叹道。

真晓安慰父亲:“做生意是随机应变的,现在咱们有唐老板这个销售渠道,只要弄出货就能赚钱,咱们有很多选择……”

“当然,我还会做香皂,需要的材料目前先花钱买,咱们得先赚材料钱,我手艺也还很粗糙,目前先做各种准备……。”

看女儿这么有规划,陶佳文也燃起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

把土翻松,真晓把泡了一夜的种子埋入土里,再用布把土盖上。

晚上,真晓在灯下看着手中的橄榄种子,一两橄榄种子不过二十来颗,今天种下了五颗,种子不多了。

“真儿在看什么呢?”凌氏沐浴完进屋,见女儿盯着种子发呆。

真晓抬起头:“唉,地里那个鬼样子,看是什么种子都白下。”

她在犹豫,要不要试试把橄榄种子直接种在地里,看能不能活。

陶请福在一旁喝闷茶,也是愁:“那地根本种不了东西,种子都烂了,看着就心烦……。”

今天村子里出了不好的消息。

村子里有的人家种子下得早,都快一个月了,地里什么动静都没有,就有人去挖地里的种子看看情况,发现种子表皮腐蚀了,正软化。

这说明,种子根本活不了。

这现象很打击村民的积极,虽然早知道这里的地种不了东西,当真切感受到自己几个月的艰辛努力毫无回报,还是难以接受,心疼得不行。

“官府那里怎么说?”陶佳文言语中难掩对官府的不满,“村子里隔段时间就看到官府的人晃来晃去的,官府哪可能不知道村子里的情况……。”

真晓为牙洲县衙说句话:“县衙的人时常来瞧瞧,说明他们负责,主要是司农司能不能整活……”

恐怕在司农司解决土地问题之前,村民做什么都没用,真晓又不懂土地,没法出主意。

有一点令真晓很在意,山里的土地能养植物,平地上的土却截然相反,两者拿来研究研究,就没得出什么有用的法子?

她肯定司农司定有研究过,至今土地毫无改变,说明他们没有收获。

是司农司没用,还是这里的土地无解?

老农户对土地是不会轻易放弃的,陶请福道:“才第一次种地,或许是地养得时间太短,再看看吧,还得养地,村子里山里没什么材料,咱们出去看看。”

陶佳文无奈,想着明天得早起,便起身去沐浴了。

看家里人都自觉遵守自己“勤洗澡勤洗手”的要求,陶真晓很满意。

翌日。

真晓跟母亲在家炒茶。

陶家留下了几十斤茶叶,自己也想尝尝。

院子里,土灶台上面架起了铁锅,锅下大火升腾,一盆绿茶叶直接倒进锅中。

真晓和母亲分别拿着小木铲,一遍一遍地翻,清香味四溢。

弟弟陶分晓蹲着看火。

邻居杨家祖母张氏走出家门,在自家的篱笆院子里晒野菜,闻着茶香向陶家望过来,脸上犹豫了一下,默默转身回屋去。

杨家堂屋里,张氏坐着,二女儿杨收彩在一旁做针线活,膝盖上铺着一截布料。

张氏看着还很年轻的女儿,语气哀哀怨怨道:“绣这玩意有什么用?看看陶家,傍上沈家,不知从哪儿搞到那么多茶叶,昨天他们家那一袋袋搬出去,谁知道卖了多少钱,天天吃肉包子……”

杨收彩抬头看闲得发慌的母亲一眼,又低头与手中针线奋战:“怎么没用了?这活也能卖几文钱,能吃顿饱了……”

光靠那烂地可不行,村子里的人到处想法子赚钱,镇里有绣屋,收女红,村子里的女子大多抽空做,多少赚点钱。

“人陶家运气好,来的路上就跟沈家认识,咱羡慕不来,茶叶山里不就有,别人能找着,咱们也能……”

自从知道陶家在山里采了很多茶叶回来,村民也纷纷出去找。

她用牙齿咬断了线,看了母亲一眼又道:“娘,你可别在外说这些话惹人嫌,咱们没准日后还得靠他们。”

村子的土地那个样,现在谁都不指望能靠地吃饭,只能另寻他法,少不得得靠有门路的人家,乡下人最讲人情世故,这种时候轻易不敢得罪人。

“我省得。”张氏脸色有些疲惫,似乎光坐着就累。

太阳出来,空气中还是透着湿气,院子里点起火后,湿气就散了,母子仨汗流不断。

待绿茶叶炒至焦黑缩在锅底才停下。

“唉……好烫!”真晓用手臂擦擦脸上的汗水,抬手至眼前,双手都有点发红。

凌氏也喘着气,脸上带笑:“好了,这活还真累。”

还好卖给唐老板的是脱水的茶叶,不然非累死不可。

“看起来有一两斤呢。”真晓跟母亲将茶叶倒在竹篾上散热。

分晓离开火灶,也热得小脸通红,他看着竹篾上黑黑的条状物道:“跟个虫儿似的,能吃吗?”

真晓对弟弟道:“这样子的茶能长久保存,味道更香,更贵。”

“分儿,去烧水,我和娘等会儿洗澡。”一身的汗,真晓受不了。

知道母亲和姐姐辛苦,分晓听话照办。

沐浴过后一身清爽,真晓带着弟弟出门走动,分晓怀里捧着几份茶叶。

村子里变化很大,从无到有,一座座房子挡住视线,走路经常拐弯,只有一条直线,那是通往出村的路。

姐弟俩走到一座大院附近,望去高墙耸立,无形的透出疏远感。

这是沈家。

沈家也立了墙,比陶家的还高。

陶真晓姐弟来到门前,院门开着,姐弟俩往里头望,见有人在院子里,但不是他们认识的人。

客人?

不像,那男子身穿青布衣,像是下人的打扮。

真晓二人走进去,院子里的人望过来,接着走过来,疑惑的目光大方地打量着陶家姐弟俩。

真晓看着青衣男子,很年轻,估计十八岁左右,长的不错,她肯定这是沈家新来的下人。

沈红照一定有了新丫鬟。

“你们有什么事吗?”男子走近陶家姐弟。

真晓微笑道:“我叫陶真晓,这是我弟弟分晓,我们家刚炒了茶,送给沈伯伯品尝。”

她从弟弟怀里取来一份布袋,递给男子:“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看着真晓递来的茶,没有收,倒是回答了她的问题:“我叫十香。”

真会起名,很规矩,沈家家规甚严啊。

看十香谨慎,不收茶,真晓也不恼,正要说想见见沈家的人时,响起一道温柔的嗓音:“真晓分晓来了啊。”

真晓望去,从对着大门的厅堂里走出来一美妇,气质端庄、优雅。

是沈家大儿媳妇连氏,真晓记得她叫连名海。

真晓忙向连氏走两步,问候道:“大婶婶,打扰了。”

“怎么会?”连氏身穿淡紫长裙,纯白褙子,朴素又雅气,“听说你们家采到好茶,今日我们家有口福了。”

她向十香望了一眼,十香这才向真晓走近,恭敬道:“陶小姐,十香方才失礼了。”

真晓重新把茶递给十香,不在意道:“叫我名字好了。”

她对连氏道:“大婶婶,这茶是我爷爷和爹在雨后采的,刚刚炒出来的,希望你们喜欢。”

她拉着弟弟的手:“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请婶婶代我向沈伯伯和小红问好。”

连氏点点头:“我会转达的,红照一定很高兴。”

她也是知道真晓拒绝做沈红照的丫鬟,也就不对真晓说要不要见见侄女的话了。

走出沈家的门后,陶分晓道:“姐,那是他们家的下人吗?”

真晓看着弟弟:“是啊。”

姐弟俩继续送茶,送给上次帮他们搬茶叶的俩村民,赵大金家,陈东阳家。

送完茶,天还很早,地里没活,家里有母亲,真晓好久没进山了,遂带着弟弟进山去,肩上还杠着锄头。

分晓高兴,小脸蛋充满期待:“姐,之前那个地方一定长了不少蘑菇。”

接着,他抱怨地看向姐姐:“到底什么蘑菇才能吃啊?”

那么多蘑菇,姐姐总说有毒有毒,就不让吃,别人家都采来吃了,不都好好的。

真晓知道弟弟不服气:“咱们还有东西吃,就不吃分辨不出有毒没毒的东西,要是没东西吃了,咱们再冒险,知道不?”

看姐姐走的不是平常走的路,分晓问道:“咱们去哪里呀?”

“我们去没去过的地方……。”真晓将锄头换了肩膀,目光在四周流转,小心地在森林中走动。

往平日里很少来过的地方走,真晓观察周围环境,感觉离村子有点远了,便在这处打转,寻找适合的地方。

最后,她来到一处山壁下,把地面的杂草挖开。

“姐挖什么,这里有什么?”分晓看只有些杂乱的草,不像是艾草薄荷那种能用的药材。

“不挖东西,咱种……”

正说着,真晓眼角余光出现了两道身影,她忙抬头,发现有两个人从森林里走出来。

分晓也发现了,望着那两个人说道:“姐,他们好像不是村里人……。”

真晓手握锄头,警惕地望着渐渐靠近的两个男人。

他们一个一身灰白,做书生打扮;一个一身墨绿劲装,看是个护卫。

他们在姐弟俩两丈外停下,目光在姐弟俩脸上流转。

灰衣男子脸色红润,长相俊雅,或许是累了,在这闷燥的森林中他满脸的困倦。

他微微翘起的唇角似笑非笑地望着小姑娘和小男孩:“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