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泊京州 > 第63章 衡州(十一)

第63章 衡州(十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帘外雨潺潺,汤舷给楚行舟送来了各县长官对各县的支出收入告。

楚行舟随意挑了一个县的报告,坐于书案前仔细算了报告中的五日结果,却发现有许多数字都对不上。

“不对啊……”楚行舟喃喃道,“这明显入不敷出啊……”

不管是粮食还是金银亦或是其他,都对不上。

她又查看了一下是哪个县的报告,意外发现,竟然是灾情最严重的安平县。

据她了解,安平县的县令胡承宪已经在任十几年了,怎么还会将一份明显有漏洞的报告呈上来?

看来她必须与胡承宪当面谈谈了。

汤舷坐在一旁正吃着盘子里的糕点,想起近日看见的场景,边吃边道:“大人,又有百姓跑到湘河边上了,这个月都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个人。”

楚行舟手中的笔一顿,不解道:“连日暴雨,死去的人已经够多了,他们为何这般固执?”

糕点实在噎得慌,汤舷又连喝了好几杯水:“听闻百姓中有人故意煽动人心,引得百姓纷纷往湘河那儿跑,我们怎么拦都拦不住。”

楚行舟不禁联想到自己初来衡州时,在人群中听到的那些斥责官吏的慷慨激昂的话语。

难道说,这二者有什么联系吗?

是否是同一群人在挑拨?

若真的是,那么他们又是经过何人指使?

楚行舟痛苦地抓着头发。此时脑中思绪如一堆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汤舷见她如此痛苦,以为她是看数字看得太累了,于是悄悄提醒道:“大人,老崔平日里看数字看得最多,需不需要喊他来帮忙?”

楚行舟抬头,问道:“你和李州同从前难道都没有接触过账本一类的东西吗?”

汤舷摇摇头:“我就不用说了,自从我当官以来一直都清闲的很,从来没有人给我委派任务。李州同也对数字一类的不太敏感,故而计算收入支出的事他从来不参与。之前的账本也都是归由每任知州管理的。”

“汤州判,其实我发现你算账的本事要比崔通判更加厉害。”

汤舷颇为得意地自夸道:“那当然,小的时候我爹就喜欢抱着我算账目,后来我也跟着我爹学了一段时间。计算数字,对我来说简直是游刃有余!”

“是么。”楚行舟弯了弯唇角,“那账本你来算吧。”

“啊?”汤舷挠了挠头,“可这不是老崔应该做的事吗?我来做会不会不太好。”

“你不是说你算帐很厉害么,让我瞧瞧你的本事。”楚行舟道,“崔通判也很累,论资历,你比他要老道。总不能你什么事都不干,所有事都压在他身上吧?”

汤舷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好吧。”

“如果崔通判来问,你就说我全交给你一个人了。”楚行舟嘱咐道,“记住,在你算完之前,千万不要跟任何人透露任何和这些数字相关的事,也不要把这些报告给别人看。你只要算完了,就立刻交予我,到时候我会给你放个长假。这些日子,你先辛苦一下,明白吗?”

“哦。”

汤舷心想,这位知州大人人还怪好的,这么客气地在跟他商量,那他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何况这么些年过来,他早就想大施拳脚了。

“楚大人,有您的信从白帝城送过来了。”下人隔着书房在外面喊道。

楚行舟开门接过信笺——正是展儿给她送的信。上面说朝中诸多大臣向皇帝反应给衡州送的赈灾粮太多了,一定是衡州的官府作风有问题,即使再送赈灾粮过去,也一定会被私吞掉。揣测皇帝的意思,应该是也不想再给衡州送赈灾粮了。

楚行舟读完,恨不得将手中的信笺撕了。

不送粮百姓就会饿死!官吏贪污关百姓何事?

从前官府贪墨不管,偏偏等她楚行舟上任之后,这里犹豫那里迟疑的,就是不肯送粮。就这么想摘了她头上的乌纱帽吗?

现在从富户收集来的余粮支撑不过两月,府衙内积累的粮食也所剩无几,迟早会吃空的。

必须想办法让朝廷拨款发粮,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再去恢复生产。

楚行舟走出书房,正思索着应该怎么回信给展儿。

一个衙役匆匆忙忙跑过来,气喘吁吁道:“大人!府外有人要报官!”

楚行舟询问:“可有说是为何事?”

“好像是他娘生病了!但是府衙不收留他们!”

自从疫病发生之后,衡州各个县都设置了病坊,每日都会有医师把脉问诊,提供药材,供生病的百姓居住。至于病坊的设置与管理,都是由李仲文负责的。

楚行舟和汤舷一起到了大门。

一壮年男子正跪在地上大声哭喊着,旁边还躺着他不省人事的娘,二人皆面黄肌瘦,着破烂衣裳。

他一看见楚行舟,就不断磕头:“大人!求求你救救俺娘吧!”

楚行舟上前扶起他:“你先不要着急,慢慢说,究竟发生了何事?”

“俺驮着俺娘到县衙的病坊,结果他们二话不说就要把俺赶出来,还要把俺娘也扔出来。俺后来去问了,原来他们为了赚些银子,竟然、竟然只有给过钱的人才能进病坊!俺和俺娘无依无靠的,哪来的钱啊!都吃不饱饭呐!大人,求您救救俺们吧!”

本就站在府外的李仲文听闻这一消息,不禁打了个寒颤。楚行舟抬眼看了看他,转头对这位男子说道:“你先带着你娘去这附近的病坊,他们会让你们进去的,不要害怕。”

男子痛哭流涕着,感谢了楚行舟千八百遍,哭兮兮地背着自己的娘离开了。

楚行舟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幽幽叹了口气,道:“他尚且能到府衙门前报官,但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又岂是人人都有余力来报官的?”

李仲文知道楚行舟在点他,惭愧地低下头,拱手弯腰道:“是下官失职,一时疏忽。下官一定会尽早解决这个问题。”

楚行舟默了默,似是不放心地问道:“衡州一共设置了多少放粮点?”

李仲文回答道:“大小城镇一并算上,一共五十七处。”

楚行舟道:“从三日后开始,每人每天领一升粮食,孩童领半升。男人女人分开在不同的日子领,每人一次领两天的口粮。另外,离开自家的不发给粮食。你等会儿贴出告示,让富裕人家借钱给百姓,利息等到田中谷熟,官府出面责令偿还。开春的时候种田的百姓则多发半升粮食。如果到后面粮食不够发了,就将其减半分发。李州同,这个冬天我们一定要撑过去。我方才所说的一切,你可都记住了?”[1]

“是,我记住了。”

楚行舟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方叹道:“行了,你去吧。”

李仲文退了下去。

因为汤舷的话,楚行舟又启程去了其中一处堤坝,此时工人们已经开始疏通河道了。

工人们见她来了,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朝她拜道:“知州大人。”

工人头目三步并两步小跑过来,讪笑道:“老爷,您怎得突然过来了,也不知会小民一声,怠慢了您可怎么办?”

“你们修你们的,不用管本官。”楚行舟道,“以后本官还会时不时来看一看,你们也不用见到本官就有多大压力,如实禀报就是。”

工人头目擦了擦额上的汗水:“是。”

楚行舟微微颔首,和工人头目搭话道:“你们一般多久修一次堤坝?”

工人头目回答道:“之前的堤坝一直很坚固,可是自从五年前开始,这里的堤坝就不断地发生问题,基本上每发一次洪水我们都要修复一次。之前的知州大人也来查看过堤坝的情况,当时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和我们说好好修复堤坝。但是……但是没过多久就听说他遇害了。”

一定是他知晓了什么关于堤坝的秘密,才导致有人将他杀人灭口的。

工人们的身影正四处忙碌,她站在岸边,目光落在那破败的堤坝上,又伸手摸了摸堆在岸边的石料,这些石头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

她又将其中一枚石头放入水中。

但是被水流冲击之后发出的声音隐隐约约和她从前听见的并不一样。

像是击钟鸣鼓之声——这些石头是中空的!

若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

“这些石料,你们从哪儿运来的?”楚行舟皱起眉头,抖声道。

工人头目不明所以,疑惑地挠了挠脑袋:“汤老爷啊,他的手下有一队人马经常去开采矿石,每次修建堤坝的石料也是他提供给我们的。”

作者有话要说:[1]:引自《越州赵公救灾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