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重生之贤妇不闲 > 第104章 养娃的第二十七天

第104章 养娃的第二十七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月初,筹集的善款已经破了万贯,能达到这个数,是夫妻俩远远没有预料到的。

到后面,许多闻讯赶来的百姓捐都是几文几文的捐,姜蓉知道他们已经是穷其所有了。

更有那些有一门手艺和力气的老把式,早早同衙门约好,等动土开工那日要过来当木工、瓦工和泥工。

自古以来,搭桥修路在百姓们眼中都是积累功德的大善事,这慈幼局经官府一宣传,许多百姓更是热情高涨,殚财竭力,力促官府完成此事。

择了个黄道吉日,崔恒携属官并一众捐赠百姓,来到慈幼局建设的地块,敲响了第一声锣鼓。

庆州荒废数年的慈幼局开启了如火如荼的重建之路。

只不过,刚一开工,就遇到了一个让人又忧又喜的难题,来报名出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慈幼局因着占地广阔,只能建在郊外,来报名捐工的人却是农人和城里人都有。

若是一股脑将所有人接下,现有的工程根本无法合理调度这样多的人。

这件事,姜蓉有话语权,在她看来这就跟在内院调配随从举办宴会一般,区别只在于人多人少,工种不同罢了。

一日安排多少人轮值,轮值之人如何分工,只要摸清这其中的套路,也一样很好安排。

于是姜蓉提议让书吏先登记好那些愿意出工的人姓名、年龄、工种,家庭住址和出工天数。

只有将这些情况都了解清楚,她才能合理分配他们的轮班时间。

等将这些人的信息都登记好,也基本到了饭点了。

今日,崔恒特意与大家一起用饭,一来,是为了拉近和百姓的距离;二来,也起个□□震慑之用。

工人们干的都是体力活,油水不厚的话根本不抵饿。

慈幼局修筑点的菜有荤有素,连知县大人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工人们看着心里很是安逸,往年他们修水渠除了自带工具外,还得自己准备吃食,没想到这里包饭不说,还有肉吃。

他们往常在外面打一天的零工也舍不得买肉吃啊!

陈朔是城外长河村村民,他家中主要以务农为生。去年崔大人劝大家种植蜜瓜甜瓜和花椒,他家里也跟风种了一些,打算着就是卖不出去,自己吃也不算亏,反正是官府发的种子。

哪知道大人竟然那样守信,真的派人来收购他们成熟的瓜果,他家去年收了几百斤蜜瓜,又加上往年种的花椒,一起卖了快一贯钱。

这对他们家来说真的是一笔巨款,要知道,按照以前的收成,他们交完赋税,剩下的收成能够勉强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就已经算不错的,存钱那更是想都别想。

也是因为这样,他今年见大人又在附近建慈幼局,收留那些孤寡老人和无家可归的孩子,他心中便有几分意动。

这是在积累大功德,他反正现在手头没有农活,于是便离开家主动请缨来当几天杂工。

他心想自己反正年轻力壮、精力又足,哪里有需要就把他往哪里搬,他乐意得很。

更何况,这里的工头并不苛刻,哪像之前服徭役,恨不得把人当驴子使唤,有的脾气不好的监工还拿鞭子抽人,活像他们是奴隶一样。

这里的人和善又热情,吃食也好吃,没看见大人还和他们一起吃?

陈朔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然能和大人一起吃饭。

等他回到村里,定要找那帮人好好炫耀一番,他一边大口扒饭,一边如是想道。

姜蓉很快便统计好了人数,又问了监工施工的流程安排和当日需要的工种,这才将这些人的排班安排出来。

等夫妻俩吃完饭,相携回了衙门,毕竟除了慈幼局之事,还有很多的事情也在等着他们处理。

转眼又过去一月,覆盖在庆州地界上的冰雪逐渐消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田野里,角落边,小草伸出了懒腰,枝条也悄摸冒出了新生的嫩芽。

蟋蟀的第一声曲鸣,也为庆州带来了春风和暖阳。

随着齐大舅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封翠雯的回信并一些亲友们捎带的礼物。

这一次的行商,他们连着护卫马夫一共出去了十五个人,回来人数却变成了二十个,崔恒将汴京一些用得顺手的人也喊来了庆州。

他们这趟庆州过去的新货,到了汴京根本不愁销路,一到汴京,崔家的管事们就替他们收了那一批货。

是以他们根本没来得及找销路,便已拿到货款。

姜蓉觉得这样虽然便捷,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说来说去,这钱不是从左口袋转到右口袋吗,又有何意义?

但之前时间仓促,只能这样为之,她想等她这边周转过来,还是要另行开辟销路才好。

齐大舅他们按照姜蓉之前所嘱咐的,从汴京带上好些畅销的香脂水粉和一些独特的合香过来。

崔家的香脂秘方,连杨夫人那样的贵妇都觉得好用,庆州这边的官眷们又怎能抵挡它的诱惑?

姜蓉坐在窗前,打开翠雯的回信。

翠雯在信中称,她自收到那神秘人来信后,一直安排人蹲守在茶楼街,可是一直没发现什么动静。

直到上元节那日,京中发生一件大事,茶楼街附近的酒水巷中一间铺子起火,大火燃烧得很快,等望火楼上的潜火队发现时,已经烧到了隔壁铺子。

又因这条街多酒水,只消一点火星,风一吹,瞬间变成熊熊烈火,很快就席卷了半条街。

那条街上的商家损失惨重,一些待在里面喝醉的酒客也被烧死几人。

发生这样重大的事故,官家闻之震怒,朝堂上霎时间又风起云涌,一系列的官员因此案被追究问责。

翠雯那日也趁着节日出府,她在茶楼街还真看见一个和画像上的云娘子长得十分相似之人。

只是那人鬼鬼祟祟的,左顾右盼,像是在找什么人一般,旁边还有几个护卫模样的人紧跟在她身边。

谨慎起见,翠雯他们没有上前搭话,只是暗中跟踪几人。

因着害怕被那几个护卫发现,他们不敢跟得太紧,等跟到长安街附近就将几人跟丢了。

长安街紧邻朱雀街,京中一些世族和高官都爱扎堆住在这两条街。

能够将人锁定在这个范围,已经是不错的突破了,这也能够说明,带走云娘子的人绝非普通人物。

那为何翠雯她们会在一个如此特别的时间点发现她呢?

她是在找机会出来吗?

亦或是抓她的人,想要验证一些什么,这才放她出来?

姜蓉细思极恐,她捂着头,让自己努力清醒下来。

翠雯的信中还交代三奶奶有喜,询问姜蓉他们送上什么贺礼,届时府中报喜的信应当也快到了。

这种人情往来,按着之前的惯例来就是了,她和三弟妹关系也还好,可以再在定例上添上一两分。

让姜蓉觉得好玩的是,京中传言,贺任和这位新夫人鹣鲽情深,夫唱妇随。

贺任到哪儿,他的夫人就跟到哪儿,两人如影随形,引得大家纷纷调笑。

以贺任的性格,姜蓉实在是有些怀疑这条传闻的真实性。

但是真是假,贺任幸福与否,又与她何干?

姜蓉指尖轻叩茶案,迟疑片刻,不过,倒是可以让人去查一查。

这一世,贺任还是将他的母亲和妹妹接到了京中一起生活。

想起之前自己做的那个奇怪的梦,姜蓉心中一阵抽痛。她深吸一口气,努力想要挥散心中的愁绪,她的昭哥儿在这呢,她何必自寻烦恼?

她走到床边,弯腰贴近昭哥儿,看着他熟睡后乖巧的小脸,心下稍安。

这一世,秋娘啊秋娘,你就好好当个孝顺媳妇孝顺你的好婆母吧,我可真是期待你们俩的对决呢。

两个同样爱装柔弱爱给自己打造贤惠人设的虚伪女人,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想起,姜蓉就觉得恶人自有恶人磨这句话是真应景。

她恨不得飞到汴京看看现场,想想都让人舒爽啊!

姜蓉不知的是,很快,一股邪风也从汴京吹到了庆州。

此时,慈幼局的修建已过大半。

除了一些百姓自愿捐工以外,慈幼局以一些粗粮饱腹为交换,让那些孩子和老人自愿承担了部分后勤工作。也因此解放了不少劳力,进一步加速了慈幼局修建的速度。

眼见着几排屋子就快竣工,崔恒这日却突然接到上级发来的停工敕令。

是的,崔恒又被参了,溯本回源,那背后应当还有前县尉的叔叔曹大人的手笔。

那几位大人在朝上言之凿凿,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近一盏茶,只为力证崔恒此行危害之巨,影响之劣。

直到官家不耐打断他们的话,他们才长话短说,参奏崔恒以公器谋私利,打着公家名义从百姓那里违法搜刮民脂民膏,这些钱全被他挥霍一空,用作堆砌增加个人政绩的形象工程。

这条理由很完美,鉴于崔恒没有报备,汴京那边便让他在事情查清之前暂且停工。

收到上级的命令,崔恒心中简直有一股无名怒火在燃烧,这些人可知道有多少人正风餐露宿,有多少孩子因为无家可归饿死在街头。

每迟一天,就有可能多死掉几人。

在他们的心中,这些普通百姓的性命都是可以随意漠视?

他们只需要用一件事情达到他们攻击政敌的目的,他们就开心了?至于有无损害百姓或他人利益,于他们而言,无关紧要。

这些人自己在汴京花天酒地,却不舍得睁开眼睛,施舍垂怜一二外面的普通百姓。

崔恒这股怒火无处可发泄,等到了家,姜蓉看着他那光洁如玉的额头上竟然冒出来几个红彤彤的火疖子。

看来崔大人心中火大地很,只是碍于修养,没有暴躁地说粗口,打砸东西。

她笑着让人煮上一壶降火的莲子清心茶,给崔恒斟上一杯后,问道:“可是前衙出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崔恒在习惯和姜蓉谈论政事后,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他轻叹一声,将今日收到的消息说给姜蓉听,姜蓉这才知道原来是此事。

不过须臾,姜蓉心中便有了主意。

“夫君不必担忧,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她笑着看向崔恒。

“哦?不知夫人有何妙计?”听得有法可解,崔恒连茶都忘了喝,那双漂亮的眼睛直直看向姜蓉。

作者有话要说:感觉内容有点散,脑袋有点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