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一个小作者的日常【学习中】 > 第194章 今日学习

第194章 今日学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的新偶像。

作者有话要说:姚华(1876—1930),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人(笔者注:现),初名学礼,发蒙后改名华,字重光(也用崇光),又字一鄂,号茫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姚华受兴义著名教育家刘官礼邀请,执掌笔山书院[7],担任笔山书院山长。光绪三十三年(1903)中进士,[1]同年6月,获任工部主事,不久保送日本留学,入法政大学,学习西方科技新学等知识。1907年学成归国,供职于工部及邮传部,1914年,被任命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

1917年,在清华学堂、朝阳大学及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等校任教,1925年被任北京京华美术学校(院)首任校长。1930年6月,姚华脑溢血复发,逝世于北平莲花寺,时年54岁。[1]

20世纪20年代有人以“当代通人,艺林耆硕”赞颂姚华。鲁迅论北京笺谱写过,北京画坛民国四、五年进入陈师曾、姚茫父时代,又与陈师曾、张樾丞被后世收藏界誉为“近代铜刻三大家”。传世作品有《观瀑图》《重九登高图》扇面。著有《中国图谱源流考》《题画一得三笔》等。(概述图来自《民国之精华》

姚华,字重光(亦写作崇光),号一鄂、茫父。1876年4月26日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一户城市贫民家庭,其父姚源清系一小贩,母亲费氏为家庭妇女。姚华自幼聪明好学,5岁即从塾师课读启蒙,稍长得塾师《说文解字》,爱不释手潜心研习。姚华15岁时,父母皆亡故,家道艰难。凭家中积蓄及“每试冠军,以“廪饩”图温饱,与弟妹一起度过极艰难的少年时光。

1894年,天津人严修任贵州学政,又两年改革学古书院,亲自把关从全省严格选拔40名高材生入学,姚华入选。在学习传统经学、文字学、诗文等的同时,又学习算学、格致及时务等新学。由于严修指导得法,加上自身勤苦努力,姚华学业进步极快,也初露书画才华。

1897年,姚华乡试中举,但次年赴京参加会试落选,遂返乡讲学于贵阳、兴义,曾任兴义笔山书院山长。[9]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姚华应兴义刘显世延聘,从贵阳启程赴兴义笔山书院任山长,[11]初八启行,行前作《将之藜峨除弟服》一诗:“人世倏往来,奄化已一年。予心虽有怀,过礼弗敢先。冠服亦已易,涕泗殊泫然。夙意傥能发,中宵或可旋。”[9]姚华任教贵州兴义笔山书院时,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王伯群是其中优秀者之一,[10]亦是师生关系保持最长久的一位,姚华讲诗作画,改进教学,拟定《书院学约》。“茫父先生盖尝主讲敝邑笔山书院,为伯群朝夕请业者也。”

1903年春赴开封准备会试,被选中,接着赴京廷对及第,中甲辰科进士,时年28岁。当年6月获任工部主事。不久保送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主攻法律,学习西方科技新学,并学银行相关知识。

在东京期间姚华参加梁启超为首的政闻社,是贵州省内宪政派与梁启超之间的联系人。

1907年学成归国,供职于工部及邮传部。中华民国成立后,被安排往交通部工作,未报到。其间曾任国会议员。1914年教育部任命姚华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三年后,“由于行政事务耗费去治学时间太多,又由于当时学界倾轧。”姚华遂辞去校长职务。此后在清华学堂、民国大学、朝阳大学及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任教。

1925年任北京京华美术学校(院)首任校长。

1930年6月,姚华脑溢血复发,逝世于北平莲花寺,时年54岁。

——以上内容引用自百度百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