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长空杳杳西风老 > 第113章 九月长安

第113章 九月长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刚入九月,天高云淡,秋阳杲杲。

长安城花雨坊后靠着安康街的那整齐一排的白果树早就染上了金黄,偶有扇儿叶子飘曳而落,落到道路上,落到房檐上,落到过往行人的发梢肩头。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花白髯须的老翁从一旁女孩的头顶上拿起白果树金色的叶子,伸到了女孩的眼前,“大娘,今日,你就八岁了。”

被唤作大娘的女孩正吃着拿干荷叶包着的蟹黄饆饠,小嘴油腻腻,瞧了一眼叶子。

当她打算说话的时候,注意力被由远及近的鼓吹声吸引了去。

“这是谁来了?怎么不从长央门走朱雀大街?走到重风门来了。”

“最近来了许多王侯,谁知道是哪一位呢!安西两个字没听说过啊!”

“我在长安城这么些年,除了皇帝,第一次遇到这种大阵仗,竟然是十一卫属护卫,真想知道是谁啊!”

“好像是太子?”

“太子是皇帝了,哪来的太子?”

“你们仨快闭嘴罢,这和靖王的卤簿差不多才对!”

“依我之见,你才应该闭嘴……”

……

前面行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低声谈论也让大娘起了好奇心,没有继续吃了,使帕子擦了擦嘴,女孩也停下不走了。

老翁自然也停下了,望着从眼前走过的仪仗,他低头对大娘说道:“大娘你知道这是什么人的卤簿吗?”

“从来没有见过,阿翁知道吗?”

“大娘可以猜一猜。”

卯时末,路上行人很多,不过长安城的百姓早都习以为常了,遇到清路使很自觉的避散两边,没人遮挡在前面,大娘也能看到仪仗行列的全貌。

当仪仗最后一面幡旗从眼前走过去,大娘才数清了个数。

“阿翁,我数了,是九旒,是位亲王。”

“对的,九旒亲王,而且那个人还不是一般的亲王。”老翁说着,牵着大娘的手继续前进。

围观的行人也随着仪仗东去散开了,唯有仪仗鼓吹的声音飘散在空中,愈来愈远。

大娘的视线一直跟随着仪仗,直到看不见了,才仰起头说道:“可是,阿翁不是说过天子驾六吗?我看到的也是两重六匹马呀?象辂……青车……硃幰……三重开道,旃九旒,是亲王!可……是天子!好像不对……”

“傻孩子。”老翁摸了摸大娘的头顶,眉开眼笑,“阿翁不是说过了么,是一位不一般的亲王。”

已经懵了的大娘放弃了思考,将脑袋靠着阿翁的手,呢喃道:“阿翁,和皇帝一样的卤簿,所以不一般吗?”

“在我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就见过和今天一样的卤簿,那时候可是皇帝陛下亲自去长央门迎接的,大娘你说,是不是不一般?”

“哦~安西二字!阿翁说起过的!我想起来是谁了!”大娘一下子来了精神,松开牵着的手,往前小跑了两步,“阿翁我自己去学堂,不用送我了!”

“好,大娘下学了,早些回来,莫要跑到京兆衙门去玩了。”老翁才说完,大娘就已经跑远了,他只能对着背影挥了挥手。

出了安康街,过安宁坊,折进安平坊,大娘很快就到了进学的学堂。

在学堂门口的夫子桥上,大娘遇到了平日里的伙伴。

高个子梳着总角的男孩拽着一个一脸不情愿的光着脑袋只有一撮鬌发的胖小子朝大娘走了来。

“大娘,你来迟了,我带给你的蒸饼都被万三这家伙吃光了。”

大娘从布袋里掏出了方才没吃完的蟹黄饆饠,在他们二人面前晃了晃,“今日阿翁给我买了蟹黄饆饠,你阿娘做的蒸饼给万三吃了也不打紧。”

“方大,你看你看,我就说没事,你还不信!”万三挣脱了高个子的手,盯着大娘吃东西,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你是故意留到我面前吃的罢!”

“贪吃鬼!”方大嫌弃道。

“看不见就不想吃!”

“你闻不到味道?”方大说着捏住了万三的鼻子。

“你闻的到啊!中秋快到了,到处都是菊花,我只能闻到各种的菊香。”

“属你话多!”

……

两个人又开始打闹起来了。

大娘无视他们,吃完了手里的饆饠,擦了擦嘴,把干荷叶放到了布袋里,不理会二人,往学堂里走去。

“等等我们啊!”

见大娘走了,方大和万三才停了手,屁颠屁颠的跟上了大娘。

大娘在进学堂门口的时候,看到两旁摆着雪白的菊花,不禁问道:“先生那么节俭的人也舍得买白色的菊花了?”

“怎么可能,”方大抽了抽鼻子,吸了一口花香,“今早,我和万三来的时候,听到坊间的人说陛下下旨要摆白色菊花,别的颜色都不准,我家还没有买菊花呢。”

“我家早上已经买好了白色的菊花,西市里只有白色的菊花可以买了。”万三说道。

“今天还真是个特别的日子。”大娘感叹道。

方大眨眨眼,“是很特殊,你今天怎么来迟了?”

“我知道!”万三抢着说道:“邰大娘她家住安康坊,昨日就听我三叔说了,今天有大人物会从安康坊进长安城,一定是遇到了大人物的卤簿了!”

邰大娘点点头。

“你三叔没有说什么大人物?”方大问道。

万三摇了摇头,“三叔也是听衙门里的备郎说的,其他就不知道了。”

“你们真笨!”邰大娘从两人中间穿了过去,进了学堂。

“大娘见到了吗?是将军还是王侯?”

“大人物是谁呀?”

“是安西节度使,反正说了你俩也不知道是谁。”

———————————————

前日施正卿刚到长安县地界,长安县明府褚凤歌就亲自骑马来迎了。

皇帝下旨,遣了羽林卫和龙城卫共一千人护送安西节度使入京。

等到了长安县县城,施正卿才见到了岑子勉和北野晅二人。不过皇帝遣来的不仅是十一卫属,还有亲王卤簿。

本来施正卿以为这位新皇帝不想大张旗鼓的迎接自己,也就没有安排那么多随属,带着梁彦一路轻车简从,慢慢悠悠,比正常速度慢了半个月,才晃到了京畿地界。结果李长明不按套路走,无法,施正卿便顺理成章的改了主意,没有推辞,一切都按照皇帝的旨意去办了。

今晨天刚亮,换好了面圣的衮服,施正卿才不紧不慢的出来,而馆驿门口早已等候的褚凤歌一见施正卿直接愣住了。不止他一人,四周的官吏将士都是同一个反应。

其实除了两位中郎,旁的人并没有直接见过施正卿,进了长安地界,施正卿也是在马车里接见的褚凤歌。

从驿馆门口到马车的几步路上,施正卿没做停留,脸上带着浅笑,他只看了两个人,一个是褚凤歌,另一个是北野晅。

北野晅牵着马,抓着佩刀的手不由得捏紧。满脸的卷髯也看不清表情,在看到施正卿的笑容后目光越发温柔。

而褚凤歌则惊叹于眼前人的容貌无双,呆愣的一拜后,用不像同僚却似长辈的语气急忙说道:“施相公啊,时间还早着,怎么不束好发再出发?”

“大人一贯如此,今日束了小冠,已经是难得了,褚明府少见多怪了。”子梟瞪了一眼褚凤歌。

“可是……”褚凤歌见一言不发的施正卿已经进了车舆,也没有继续说了。

子梟也没有理会褚凤歌,进了马车里。

一旁候着的徐春江说道:“褚明府,我家施相公不是一般的勋贵世家,不过是束发加冠,陛下不会计较的,你也看开些。”

长史徐春江是五位被施正卿带着入京的凉州官吏之一,也是平时里与施正卿接触最多的一位,褚凤歌这两日也与他有几次交际,闻言拱手一拜,无可奈何道:“是下官多虑了。”

徐春江侧目将卤簿队伍从头至尾扫了一遍,带着笑,对褚凤歌拱手道:“这两日承蒙褚明府关照,某代施相公在此谢过。”

不过是寻常的道别话,褚凤歌听到徐春江言语里的情真意切竟然有些伤感,“下官才是承蒙嘉惠,不胜感激。”

坐在象辂里的施正卿一直在看着他们,半推开朱红雕花格窗,施正卿缓缓说道:“今日一别,再会自有期。”

两人赶忙抬头,可施正卿已经合上了格窗。

徐春江望着半掩的纱帘,当即懂了,“褚明府,再会有期。”

说完,徐春江就往卤簿后的轺车大步走去。

褚凤歌完全是摸不着头脑,也没有细想,退避到路旁,俯身大拜,然后褚凤歌高声道:“长安县县令褚凤歌,恭送安西节度使。”

“恭送安西节度使。”身后一众官吏也随之大拜喊道。

象辂车两旁的岑子勉与北野晅翻身上马,同时喊道:“启!”

角鸣鼓吹声响起,车马叮铃,幡帜翩扬,出发去长安的卤簿让本来还挺宽阔的县道显得拥挤不堪。

自前天起,长安县县城主道两旁就由羽林卫龙城卫的将士接管了,东西向的主道便禁绝百姓行走,因而道路两旁并没有路人,空旷寂寥。

训练有素的十一卫属在卤簿队伍行入长安县城门后迅速集合,跟在鼓吹仪乐后,出了城才再次分立左右护卫。

作者有话要说:九月长安,还记得故事开篇,李长逸也是九月到的长安。

不过这一次,来的是施正卿。

李长逸的长安还有李承霂,而施正卿奔赴的是一座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