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繁体版 简体版
笔搜屋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67章 松赞干布去世引变 公主皇帝纷争暗起

第67章 松赞干布去世引变 公主皇帝纷争暗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去世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城,这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

毕竟就在去年太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松赞干布还派遣使者不远千里来长安城昭陵为太宗皇帝敬献了金银珠宝等供礼,作为回礼李治也在上位之后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并且根据松赞干布的画像雕刻石像,陈列在昭陵的玄阙之下,当时大家都知道松赞干布可谓是年轻有为,可是怎么仅仅一年之后就会传来逝世的消息呢?

但是不管李治和长孙无忌等人怎么怀疑,现实就是年仅三十四岁的松赞干布在永徽元年英年早逝,距离太宗皇帝驾崩不到一年的时间,曾经三王并立的高句丽,大唐,吐蕃,只有高句丽的渊盖苏文活着。

松赞干布作为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作为一位明主在位近二十年时间,对内平定吐蕃内乱,统一吐蕃,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的统治,对外扩张领土,加强吐蕃大唐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城学习文化,模仿中原的管理制度,把吐蕃的国力带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有《吐蕃敦煌历史文书》评价: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松赞王(松赞干布)之时出现也。

现在根据吐蕃使者送来的国书,松赞干布逝世,由于他唯一的儿子共日共赞早亡,所以由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嗣位,大论禄东赞为摄政。

这就引发了大唐朝堂的一定担忧,包括李治和长孙无忌,和吐蕃、征高句丽是李世民还活着的时候为大唐制定的策略,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远交近攻,这是根据大唐眼下的国力制定的策略,李治和长孙无忌深以为然。

话说人在人情在,之前李世民和松赞干布两人还活着的时候,大唐和吐蕃也算是有和亲的情意。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时年16岁的文成公主和亲当时25岁的松赞干布,为唐蕃赢得了和平的相处,吐蕃以子侄之礼侍大唐皇帝,就算李世民去年驾崩后松赞干布还是以臣子之礼送来供礼,也表明了两国之间继续保持和平的意愿,但是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凉,谁知道吐蕃的继任者对唐蕃未来会是怎样的一种选态度?

此时的大唐群臣本来也不愿意打仗,所以一直以为应该以和为根基,这就是摆在李治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所以李治派遣使者前去负责吊唁之事,并且进封松赞干布为賨(cong)王,(可以理解为藏王之意)以示其身份的尊贵,这也算是李治的态度,代表大唐认同了松赞干布的地位。

李治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吐蕃的继任者,作为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年幼,大论禄东赞摄政,君弱臣壮,只怕王权旁落,结果难以预测,一旦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掌控了吐蕃权力的人会不会继续按照松赞干布的旧例行事?李治听朝臣说到这里的时候,突兀的想起了自己,隐秘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李治不知道他这样算不算君弱臣壮?

但这一切只能等到吊唁的使者回来之后才能对症下药,李治现在能做的只是静待。

李治以为自己的麻烦仅此而已,结果没想到下朝之后他才回到紫宸殿又有麻烦找上门,同样知道松赞干布去世这个消息的高阳公主兴冲冲的过来找到李治。

李治一脸懵的看着高阳公主,他不知道高阳怎么会对这件事感兴趣。

高阳公主道:“皇上,我听说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逝世了。”

李治虽然好奇,但还是回复道:“是这样的,吐蕃使者刚刚送来的国书说了这件事,不知皇姐可是有何事?”

高阳公主犹豫一下道:“既然真的是这样,那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治道:“有什么话皇姐请说。”

高阳公主道:“皇上,你还记得文成公主吗?”

李治略微思索道:“朕还记得,那应该是贞观十五年的事了,吐蕃请求大唐和亲,当时父皇安排了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朕那时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对于文成姐姐还是很敬佩的。”

高阳公主继续道:“皇上也应该知道那时候在崇文馆里文成是我唯一的朋友吧。”

李治道:“是,那时候文成姐姐是皇姐最好的朋友。”

高阳公主继续道:“当时父皇希望文成去做和亲之事,我曾经劝解文成不要去,但她说这是身为皇家之女义不容辞的事,为了大唐和吐蕃的和平,她愿意前往吐蕃的蛮荒之地,事实证明她做到了,现在吐蕃赞普去世,我认为文成也算是完成了她的使命,所以我希望皇上能够把文成接回来,皇上你看可以吗?”

李治没想到高阳公主居然是这样的想法,一时间也是愣住了,和亲公主在和亲君王死后归国也是有先例的,高阳公主的提议是合乎情理的。

但想了一会儿李治觉得这是涉及大唐和吐蕃之间的事,自己不能擅自决定这件事,所以告诉高阳会在朝议上和众臣商量一下,高阳也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所以也理解李治的想法,好在她也为这件事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不然不会突然来找李治的,高阳虽然霸道,但不是傻子,不会做无准备之战。

在第二天的朝议大殿李治提出了这件事:现在松赞干布逝世,和亲的文成公主是否可以功成身退?

李治的话音刚落下,江夏王李道宗就出来表示同意,他是文成公主的父亲,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回到大唐。

接着荆王李元景也站出来表示对这件事的支持,李元景和李道宗从辈分上来说都是李世民的同辈宗亲,就算是李治的叔伯辈。

这时吴王李恪也站了出来说是文成公主作为宗室女,身负和亲之任,但眼下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功成自然也可身退,再加上文成公主并无生下子嗣,继续留在那里的意义不大,倒不如接回大唐善待。

李恪的话音刚落,高阳公主的驸马房遗爱、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九江公主的驸马执失思力都是站出来表示赞同。

接着房遗爱还从身上拿出了现在的濮王李泰的书信,李治接过一看,里面也是李泰表示对接回文成公主的支持。

李治没想到高阳公主私下居然已经联合了这么多的宗亲赞同这件事,既然这样李治也不好反对,就想同意这件事。

可是就在李治同意的档口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反对道:“皇上,臣以为这件事多有不妥,现在松赞干布初丧,我大唐应以吊唁为主,切不可节外生枝提文成公主之事,不然失了轻重缓急恐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失了治丧之礼节;再者现在吐蕃新王上位,我们尚且不知道其对我大唐的态度,臣以为这也是首要之任务,不能因为公主之事生事端,还有就是文成公主和亲嫁作他人妇,虽然松赞干布亡故,但公主终究还是他的后宫妃嫔,所以是否可以接回公主臣以为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李治没想到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会站出来反对这件事,但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自己本意就是把这件事放在了朝仪大殿上商议,有同意就会有反对,就看谁的理由更加充分了,这也是父皇曾经的教导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李治现在还是一板一眼的执行着。

在长孙无忌说完之后就有很多的朝臣表示认同这样的看法,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证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和平,文成公主的事情的确需要往后靠一靠,看到这样的结果李道宗等人不满的看着长孙无忌,明明身为皇帝的李治都快同意这件事,结果长孙无忌站出来反对,这让李道宗等人颇有微词。

高阳公主从自己的丈夫房遗爱口中知道了这件事的结果也是有一些生气,但无奈朝臣的担忧也是合理的,只能先把接回文成的想法放下。

事实证明长孙无忌的担忧是正确的,在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一些对大唐不怀好意的大臣,开始以吐蕃习俗为由,想要逼迫文成公主自杀以为松赞干布殉葬,这就说明在吐蕃之中的确存在想要破坏两国和亲的人,之前松赞干布活着的时候这些人看似驯服,实则暗藏祸心,现在就开始站出来挑战吐蕃新王的威严了,这就是君弱臣壮,一时间文成公主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高阳公主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马上就冲进宫面见李治,她不想文成公主继续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吐蕃,所以高阳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都要请求李治能把文成公主给接回大唐。

此时接到这个消息的李治也是勃然大怒,马上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因为吐蕃想要和亲公主殉葬的做法完全就是对于大唐的轻视蔑视,这样的事一旦发生只怕大唐国威受损,李治这个皇帝也会失了颜面,更重要的是吐蕃靠近西域之地,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只怕会引发西域的连锁反应,这是大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的

所以李治着长孙无忌义正言辞的修国书一封,要求吐蕃将文成公主毫发无损的送回来,对这样的结果最高兴的无疑就是高阳公主,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接回自己的密友,高阳不禁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文成公主。

可是这样的选择正好中了那些不坏好意的吐蕃人下怀,吐蕃有亲唐派,也会有反唐派,松赞干布去世,这些人就开始兴风作浪,想要重新引发动荡掌握权力,对大唐宣战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而杀掉文成公主就是最好的借口,所以他们才会以文成公主为诱饵。

现在看来大唐中计了,这是必定的,文成公主和亲就是大唐的颜面,大唐怎么会愿意让颜面折损,一时间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进入冰点,边疆也是近乎刀兵相见,这是自文成公主进藏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的事,大唐和吐蕃之间来之不易的和平眼见就要毁于一旦。

身在吐蕃的文成公主开始接到高阳公主想要接自己回去的消息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她现在也仅仅二十五岁,身在异国他乡九年,这一次也许就是她回到大唐最好的机会,但是文成公主自从嫁到吐蕃以来,深受松赞干布的礼遇和宠爱,不但大兴土木为她修建了雄伟的布达拉宫,甚至还为了照顾文成公主的感受改变了很多的吐蕃旧俗,让自己穿上中原的丝绸看上去更像一个唐人,这也是文成公主一直犹豫的原因,她说到底也是爱着松赞干布的。

只是文成公主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存在会成为大唐和吐蕃纷争再起的源头,自己和亲的目的就是为了两国的和平而来,如果现在因为自己的去留两国再生事端,那自己多年的付出不就是前功尽弃吗?

文成公主身在吐蕃多年,自然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也知晓这件事里面有吐蕃人的阴谋诡计,虽然因为身份的原因文成公主一直对吐蕃朝政置身事外,但眼下文成公主不得已决定联合此时还掌握吐蕃实权的松赞干布的心腹,也是当年到长安迎娶自己的摄政大论禄东赞一同平息吐蕃现在的暗流,保证大唐和吐蕃重新回到过去的和平。

为此文成公主在李治的国书想要自己回到大唐的时候,向着所有的吐蕃贵族表示自己不会离开吐蕃的,这既是一个宣言,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勇气,明知道有人希望她殉葬,但她还是敢留下来直面危险,这时候她这个女人就代表着唐人。

因为文成公主自己清楚,她只有继续留在吐蕃,才能震慑住那些心怀鬼胎的宵小,减少唐蕃之间刀兵相见的可能,她只有留下来才能继续发挥自己和亲的作用,万一自己不管不顾的回到长安,只怕这样的态势就会顷刻间覆灭。

文成公主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不然当年也不会被李世民选中委以和亲的重任,正如李世民当年所言,他不想大唐的和亲像汉室一样肉包子打狗,被匈奴人吃干抹净,文成也的确是不辱使命,为唐蕃争取了这么多年的和平,为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解了后顾之忧,让大唐的西域没有了被扼颈的危险,这都是两国和平给大唐带来的好处。

所以文成公主在洞悉了眼下的局势之后,已经明白只有自己继续留下来才是比回到长安最好的选择,所以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寡居在这里,虽然她此时才二十五岁。文成公主作为李唐宗室女,为唐王室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青史留名,实至名归。

但这也就意味着文成公主失去了彻底离开吐蕃的机会,为此文成公主特地向自己的密友高阳公主做了此生不再相见的诀别。

高阳公主在收到文成公主的诀别信之后,知道自己将永远的失去见到文成的机会,她开始记恨李治的优柔寡断,也恨长孙无忌的权倾朝野、把持朝政,如果不是他的阻拦也许文成公主已经走在回长安的路上,这样的恨成为了高阳公主心底的一颗种子,终会有恨意发芽的一天。

得益于现在文成公主当机立断的处置之下,飘在大唐和吐蕃上空战乱将起的密布阴云逐渐消散,李治也是深呼一口气,他也在庆幸自己没有破坏李世民和吐蕃的策略,这也是父皇的教诲。

作者有话要说:偶尔日记:从2月15日更新开始,到今天将近50天的时间,收获了两次不过签,37个收藏和50营养液,谢谢每个关注的、陪伴的小伙伴,如果发现有不足请及时提醒我改正,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